话。
可随着失踪的大家闺秀越来越多,事情渐渐变得诡异起来。
茶楼里的说书先生开始隐晦地提及“闺阁奇案”,绸缎庄的老板娘会神秘兮兮地告诉熟客:
“听说李府那位才貌双全的二小姐,根本不是去外祖家养病……”
酒楼茶肆更是有不少好事之徒窃窃私语。
“听说陈府的三小姐,是在绣楼里凭空消失的……”
“柳家更邪门,新妇回门那日,轿子到了府前,掀开帘子一看,哪里还有小姐的踪影,只剩一支金簪……”
更可怕的是,每当有新的闺秀失踪,前一夜总有人看见一只头戴斗篷的黑衣人在府邸周围盘旋。
很快,这些流言就像瘟疫般蔓延开来。
大户人家的小姐们被禁足闺中,府邸四周增派了护卫,连最寻常的踏青游园都成了奢望。
附近的几个郡城中开始流传一个令人毛骨悚然的说法:
这不是普通的采花贼,而是一个专挑名门闺秀下手的蝶魔。
每到夜深人静时,母亲们都会紧张地检查女儿的闺房窗户是否锁好,而父亲们则面色凝重地擦拭着祖传的宝剑。
当第七位小姐——达奥郡城主的掌上明珠也失踪后,几大世家终于坐不住了。
他们暗中联络,各自派出府中精锐,联手悬赏五百万下品灵石捉拿“蝶魔”。
官府碍于几大世家施压,也不得不张贴海捕文书,可通缉令上连一张画像都没有——因为从未有人看清过他的真容。
有人说,“蝶魔”是个面容俊美的书生,轻易便取得深闺小姐的信任;
也有人说,他是个满脸疤痕的刺客,轻功绝顶,来去无踪。
更可怕的是,他每次作案手法都不同——有时伪装成送脂粉的商贩,有时假扮成游方道士,甚至有一次,他竟混入某世家的寿宴,在众目睽睽之下将人带走。
官府和世家派出的高手几次差点抓住他,可“蝶魔”就像一阵风,总能提前嗅到危险,消失得无影无踪。
渐渐地,恐惧在闺阁中蔓延——未出阁的小姐们夜不能寐,府中护卫彻夜巡逻,连最胆大的佣兵也不敢轻易接下缉拿“蝶魔”的悬赏。
因为谁也不知道,下一个消失的,会是谁。
然而在这片恐慌中,市井巷陌却滋生出诡异的暗流。
酒肆里总有醉汉拍案叫好:
“这些眼高于顶的千金小姐,活该!”
赌坊角落传来暧昧的低笑:
“听说那蝶魔生得俊美非凡……”
更有人将此事编成香艳的话本,在暗市里高价流通。
最讽刺的是,某些破落户竟在家中偷偷供奉起蝶仙的牌位来,祈求能分得些许“采花运”。
灵选风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