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雪地兵困(2 / 3)

“这又不是女人,有啥好抱的?”可终究没有胆量,嘟哝着嘴,一言不发,万般无奈地将那人抄起,置于马上,自己也翻身上马,紧紧抱着。

耿恭冷冷道“李敢,这人若有三长两短,我拿你是问!”说完,纵马离去。李敢大喊“哥哥要到哪里去?”

“我要去见窦将军!”雪地中传来耿恭的声音。

“窦将军,冰天雪地,严寒逼人,我军深陷积雪,马不能驰,苦不堪言,行军速度慢,倘若匈奴来攻,我军疲惫不堪,怎能一战?那时,岂不一败涂地!”耿恭见到窦固,来不及行礼,大声唤道。

窦固尚未言,刘张的苦瓜脸上布满怒意“当初窦将军听信你的花言巧语,率一万将士直插匈奴腹地,如今四野茫茫,冰天雪地,进退不能,士卒锐气骤减,长此以往,势必会冻死冻伤无数士兵,现在你待如何?窦将军,皇上出征前授你宝剑,依我看,先斩了耿恭,以稳军心!再另作其他计划。”

窦固脸若寒霜,正为兵困寒雪、进退两难而唉声叹气,听了刘张此言,颇觉有理,遂按剑而立,把眼朝耿恭身上瞅来瞅去,杀机顿起。耿恭义气凛然,丝毫不惧,朗声应道“若果斩一耿恭,能败匈奴与西域,耿某何惜一命?”窦固听了,心想“耿恭真不愧是将门之后,胆识过人!他是皇上留给太子重用的人,今无大错,怎么能杀他呢?”遂叹息道“斩一耿恭,于军何益?且听听诸位有何良策。”

刘张脑海里又浮现出二十年前与匈奴血战那一幕,道“如今之计,趁入匈奴之境未远,莫若回军,尚还来得及。再至车师,聚兵攻城,还有可为。如果迟疑不决,纵兵深入,匈奴突至,我为疲兵,怎能不败?”窦固意动,问耿秉“耿将军,刘将军言之有理,我欲退军,可好?”

耿秉抚着腰带,缓缓道“我听说,以前太行王恢劝武帝出击匈奴,武帝排众议,命太行王恢、太仆公孙贺、御史韩安国、卫尉李广率四路军北击匈奴。汉军入匈奴境,苦寻多日,未找着匈奴,只得退兵,不料退至半路,被匈奴邀杀一阵,反折损无数士卒。武帝大怒,先是削王恢为庶民,后又命人将其杀于东市。将军今日,与王恢何异?前次我与将军等人入匈奴,也仅遇着部分匈奴兵。匈奴行踪,本来就难以寻觅,何必惶急?”

窦固一听,惊了一身冷汗,瞅了瞅刘张,道“耿将军之言极是,退军必然一败涂地,既入匈奴境内,就没有退路,继续寻找匈奴,尚有一线生机。刘将军,此后退军之言,不可再提起了。”

刘张听了,一张老脸憋得通红,无法安放,恨不得觅条地缝钻了进去。耿恭道“窦将军,我听说,匈奴南北气候,却是天渊之别,南方多雪,北方宜人。我们所处之地,大雪纷飞,必定是南方。此时匈奴无影无踪,肯定是去了温暖的北方。兵贵神速,现在我军兵多,尾大不掉,行军迟缓,不如分兵,寻觅匈奴,互为通知,可好?”

刘张听了“分兵”二字,想起玉门关之战,不禁心惧,本想说不可,突然想到伤重而亡的耿广,话到嘴边,又吞了进去,道出另一番话来“耿恭此言,很有道理。兵众则机动性不强,何况雪深数尺,更是寸步难行?”

窦固见刘张也同意分兵,非常高兴,道“刘将军,你说说,该如何分兵?”

“兵少则速度快,耿恭既为先锋,可命他率部三百,倍道前行,驰入匈奴北方,觅得匈奴,再派人来报,窦将军率大军继进,合击匈奴,可好?”

“三百兵力?”窦固有些迟疑,一万汉军入匈奴境,已是力量微小了,更何况三百士卒?

“我愿前往!”窦固正迟疑不决,耿恭却已奋然应允,“班超率三十六骑,尚敢入西域,而平定鄯善、于寘,更况我有三百兵!”耿秉见弟弟如此雄壮,不禁暗暗佩服。

“壮哉!不愧是我大汉勇士,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