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4、实至名归的状元郎(2更)(2 / 3)

旺夫小哑妻 叶染衣 5730 字 2020-01-12

身份留在西疆,但前提是,不能带走一兵一卒,不能带走妻儿,还得随时向朝廷汇报西疆情况。

宋巍沉吟道“封王固然能稳定九黎族的民心,却还是没办法缓和楚国百姓与九黎族之间的关系,此事,恐怕还得由陛下定夺。”

赵熙颔首,“帝师言之有理,既然要解决西疆问题,就不能单单只封王。”顿了下,看向旁边的人,“三宝,去把朕此前让你摘抄的文章取来。”

三宝公公马上转身出去,不多会儿呈上一个折子来,“陛下请过目。”

赵熙没接,“朕就不过目了,你给他们念念。”

三宝公公应了声是,在所有人疑惑的目光下,他扬了扬手中的折子,“这里面是殿试时,状元郎、榜眼郎和探花郎三鼎甲为缓和楚国与九黎族关系所献的策略,奴才摘抄了三人答卷中的精髓部分,下面给诸位大人念念。”

众人屏息凝神,安静听着。

三宝公公所念的,的确都是精髓。

第一点,废除九黎族的奴隶制,让底层百姓得到解放。

他念的时候还特地说明,三位的答卷中都提到了这一点。

第二点,文化传播,楚国理应在西疆兴建学院,让更多九黎人有机会学习先进的汉文化。

这个观点同样三人都有提及。

第三点,通婚。

这是宋元宝一个人提出来的,他还特别说明,就目前的形式来看,通婚推行的可能性太小,要想推波助澜,就得让愿意通婚的人尝到甜头。

譬如,商人娶一位九黎族女子,则能申报终身减免一定份额的税。

农民和士子娶了九黎族女子,也是同样的道理,都有自己领域内的好处。

第四点,封王。

这也是宋元宝一个人提的,他的意思跟太上皇在遗诏上的很接近,就是要那位天选之子回去才能安定九黎族的民心,稳住民心才是推动两国文化融合的前提。

第五点……

第六点……

第七点……

……

这一通念下来,之前觉得宋元宝走后门的那群人,直接被堵得哑口无言,脸被打得啪啪响。

难怪人家能轻轻松松拿状元,那脑子的灵活度就不是一般人能比的,他想到的某些点,即便是混迹官场几十年的老臣们也考虑不到那些方面去。

原本以为是个不学无术的混不吝二世祖,不成想认真起来还能细心到这般程度,让他们这些元老的老脸往哪搁?惭愧,惭愧啊!

一直看宋元宝不顺眼的鸿胪寺卿此时再看那小子,觉得顺眼了许多,但还是一副硬邦邦的神色。

既有如此才能,就该用在实处,男儿大丈夫,成天嬉皮笑脸的成何体统!

宋元宝并不知道此时此刻有人对他又爱又恨,他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赵熙是不是被他老子给算计了?

太子被关入宗人府,董晗拿着帝王令牌出去做事,之后杨家谋反,宋巍救驾有功,却不封赏,偏偏赏了长宁侯夫妇,还下旨赐了董晗为太子妃。

巧的是,太子太傅董文博在那个时候突然致仕。

这件事宋元宝一直没想明白。

直到今日,宋巍在遗诏中被擢升为帝师,他才恍然醒悟过来,原来光熹帝很早之前就在给宋巍腾位置。

帝师是提前安排好的,皇后是一早就相中的,就连生母也被计划好了何时死。

人生被安排得明明白白,不知赵熙有没有反应过来,若是反应过来,他此时又是个什么心境?

不等宋元宝多想,上首的赵熙开口道“众卿家若是没意见,朕便颁布诏令,开始实施国策。”

张胜郑重道,“老臣,没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