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 醒来后的痛恨(2 / 3)

光和水源。那么同理去推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我们也很容易发现,经常把情啊爱啊挂在嘴边的人,或者说把情啊爱啊放在第一要素的人,经常会是资源比较缺乏的一些群体。在现实中,爱作为一种资源匮乏以后的补偿手段和工具,比比皆是。

于是这个时候,在爱的名义下,人类其实期待的是一种投资回报率,也就是希望通过爱这个口号和这个手段,进行资源的重新分配。这个时候,爱比较类似于对引导他人资源再分配的一种美化,这个包,我卖100快,我给这个包讲一个多少年前女王陛下受难时候把王子殿下藏里面躲过仇杀的故事,我这个包,那是卖上万还要预定的。

当然了,资源再分配不一定是金钱,虚荣心,生育权,控制欲的满足,都是一种人类的资源需求。那么这个时候,如果各种需求没有被满足,再分配没有达成,因爱生恨就很容易出现了。甚至有人会说我恨你是因为我爱过你,其实这话更大的可能是,作为一种再分配手段失灵了以后,人多多少少会对自己的付出的以及没有得到的产生愤怒。

说的这里,回答问题,那么这种感情到底是爱还是不爱,我觉得首先我们得承认,大部分红尘男女,不太可能做到庄子那么洒脱,在感情的名义下对于资源进行再分配,每个人多多少少都是希望有一点的,如果资源极大丰富,你的就是你的,我的就是我的,我们每个人都不再会脆弱,不再需要他人的时间陪伴,安慰和物质激励,那我相信男女关系的确不会再被那么多人所困扰——但目前我们不是,而且也无法确定那种又自足又强壮的生物是否肯定比现在弱小而混乱的人类更有生活趣味。所以,因为私心,所以去爱,这并不是一件特别丢人的事情。

其次,那就是要明白爱中有资源再分配的本质,而去分配别人的资源,这不是什么理直气壮的事情。我们可以承认自己是一个弱者,但我们不能放任自己是一个弱者,甚至以自己是弱者这个事情来要挟别人。所以在爱的时候,人仍然应该去追求一种理性,这种理性就是对彼此生而为人的体谅,以及尽量把关系定位成对美好事物和快乐时光的分享,而不是期待依靠爱情来打败自己的软弱,或者打败自己的孤独,软弱和孤独是人类的特质,再多的资源,也很难打败他们,只能和他们和平相处而已。

爱情,只是我们和他们和平相处时候的一部分,我们管好自己,适当付出,偶尔脆弱,勇于承认错误和改正,并且做好人与人之间永远有摩擦可能的准备,这就足够了,我们不应该给予爱情更高的错误要求,更不应该给予爱人更高的错误要求。我还是这个观点,真正的爱情是一种类似于艺术一样难以名状的情愫,而优秀的艺术作品,有一瞬间的灵感,也有长期的技能锻炼,并且能经受时间的考验,这几种要素缺一不可,而爱情比创造艺术品很复杂的是,爱情必须是一种合作,一个人和另一个人能不能有幸达到这种境界,这个,真是个盖棺定论的问题。

爱是一种能力,是需要学习的,而绝大多数的人都没有意识到爱是一种需要学习的能力。所以他认为真正的爱情(指广义的“爱”,包括友情,亲情,狭义的爱情等)在现在的西方世界很罕见,其实在现在中国也是如此。

最根本的原因是绝大多数人没有学会爱他人的能力。而没有学会爱他人的能力,人与人之间的爱便是不成熟的,于是人与人之间会因爱而发生许多悲剧,因爱生恨就是其中一种。不成熟的表现如下

一个没有达到产生自我感觉高度的人(这种自我感觉的基础是创造性地发挥自己的力量)倾向把所爱的人“神化”。他同自己的力量异化并把自己的力量反射到他所爱之人身上,他所爱之人被当做一切爱情、光明和祝福的源泉而受到他的崇拜。在这一过程中,人失去了它自己力量的觉悟,在被爱者身上失去自己,而不是找到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