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3章 举目长安(2 / 3)

动是

是对秦朝城市体系的继承和发展,主要是为政治服务,大部分城市只是国家的政治和军事据点。

汉武帝即位后大力开边,屯垦和移民诞生了一批边塞城市,西域五十余国也列入西汉版图。到西汉末年,辽阔的疆域内分布着大大小小1600来个城市。国家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使城市的经济性和文化性也得以增强,不少城市成为所在地区的经济、文化中心,加上周边一些小的城邑,就形成了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城市圈,并形成了如关中、关东、燕赵、江南等城市经济区。郡县城市体系建设至此基本完成。东汉初期,光武帝刘秀撤并过400余县,东汉城市因此比西汉少一些,不到1200个。

东汉的城市发展和西汉相比有两个较明显的特点,一是边疆一带城市数量减少,幽州、凉州西汉时都有一百多城,东汉时皆不到一百。这可能和两汉交替之际战乱频繁以及东汉初政府无力管控西域有关。另一个特点是南方城市开始发展。南方城市的发展是经济区域变化的一个反映。东汉前经济发展区域主要是淮河以北地区,东汉后期南方出现了新的经济发展区,且人口大增,如鄱阳湖、洞庭湖周边一带及成都平原。南方的荆、扬、益、交四州西汉时只有城市383个,东汉时有387个。但总的来说,整个汉代南方城市数量还是远远少于北方。

国都是一个国家最高政权机关所在地,是国的政治中心,同时经济、文化往往也比较发达,可以说代表了一定时期整个国家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最高发展水平。以西汉国都长安和东汉国都洛阳为例,两汉国都城市最大的特点是以宫室为主体,包括宫殿在内的行政建筑占据了城里一半以上的区域,市场众多,且有规模宏大的文化礼仪建筑。

西汉长安城在今西安市西北郊,通过汉高祖到汉武帝时代的长期营建才得以完成。长安城城平面略呈方形,基本上为正南北向,城墙用黄土夯筑而成,总长257千米。

长安城共十二个城门,城内有八条主要大街。宫殿为城内建筑主体,五大宫殿占据城面积一半以上。居民区主要集中在雍门和宣平门以北、厨城门以东的一小片区域,北墙外可能还有大面积的贫民居住区。

商业活动集中在城市西北角的东、西九市中进行,在这一带发现过大量陶俑和钱范,说明这里极有可能还是一处手工业集中地。礼制建筑位于城西南。

西汉末年,王莽篡权,导致长安城内一片混乱,后数十万赤眉军攻入长安,大肆抢掠,还放火烧毁了长安宫室,长安城遭到了严重破坏。

也就是说,这里大概率不会好像旧长安城那样有着这样那样的庞大建筑,但是大体上,格局还是差不多的。

而所谓大汉格局,很多时候,长安城就是一座要塞啊。

长安城城垣周回60里左右(汉里),城高3丈5尺,四周各开三座城门,四面都有渠水或河水环绕。南面由东向西依次为覆盎门(杜门)、安门、西安门;西面由南向北依次为章门、直门、雍门;北面由西向东依次为横门、洛门、利门;东面由北向南依次为宣平门(东都门)、清明门、霸门。

可以理解的是,秘境自然是用不到这么多门的。

不可能有上林苑或者其他,但是那种在关键点布置军队的设计还是会的。

最关键的,绝对是水了。

任何文明都是依赖水进行生存和发展的。

作为使团成员,居然真的拥有自由。

虽然是后面跟着好几个锦衣华服,一看就是秘境的强力人士,有这样几个人走在后面,王剑想要接触秘境人,基本上是痴心妄想啊痴心妄想。

而且,那些秘境人看过来的目光并不友好,甚至带着一些危险的元素。

当然了,这主要是针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