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章 儒医(2 / 3)

、蝗害等减产因素,以及六畜等口粮消耗大户。假设的是所有人口都是青壮年男性,没有算上女性、小孩、老人……金字塔形自然分布的人口结构中,取青壮年男性占总人口四分之一的数据应还比较合理,这样再在“每人五亩地”的条件下,实际上每1500人能拉出300人常驻,合1000万人口里200万兵,显然这已经是一顿极限操作。

我们很多时候都在借鉴一些成功企业或者成功人士的“非成功”经验。人类的大脑广泛存在着这样一个迷思某家企业只要取得阶段性成功了,那么它的任何做法就都成了先进的、值得借鉴的。就像一家公司成功了,,它的战略设计、它的研发理念、它的市场策略、它的hr制度…它所有的一切都在被众多企业当做“成功经验”学习,无数的管理书籍和ba课程都言必称“它是怎么怎么做的”。

但当它们只花了一年,就从第一到破产后,曾经大肆鼓吹这些“成功经验”的管理书籍和ba课程,他们的口风变成了“之所以破产,就是因为它的战略方向(或研发理念,或……)怎么怎么样”。那些被无数企业学习的“成功经验”瞬间就变成了导致破产的罪魁祸首。

惠普也同样如此,我见证过它最辉煌的时候,公司内外人人都在讲惠普的成功就是因为“惠普之道”(the h ay),“惠普之道”甚至被列为美国最佳企业管理方式。可当惠普自2004起开始走下坡路的时候,提“惠普之道”的人越来越少,甚至有人开始口诛笔伐“惠普之道”。

事实上,任何企业的真实发展,远远不同于我们基于结果的过程解读——路径是清晰的,每一步的选择都是有意识的、规划设计的结果。真实的过程往往是不确定性的选择,很可能是“有心栽花花不活、无心插柳柳成荫”,是一个交替、反复、纠结、清醒的过程。

企业的成功经验如此,个人的成功经验也是如此(所以同志们啊,成功学是要不得滴~)诺贝尔经济奖得主丹尼尔卡尼曼在《思考,快与慢》中深刻剖析过这种“成功经验”认知偏差的根源人类的大脑无法妥善处理没有发生的事情。

事实上,很多实实在在发生过的重要事件中包含着众多抉择,这些抉择会诱导你夸大技能的作用并低估运气对最终结局的影响。

那什么样的经验值得学呢?尽管他人总结或分享的“成功经验”存在着这么大的认知偏差,但我们要更快成长的话,又不得不学习别人的经验。怎样辨别什么样的经验值得学呢?

有三个判断标准

标准1分享的人自己有没有成功经历?现在社会上有一个很诡异的事情是,很多分享“成功经验”的人,自己压根都没这方面的成功经历。各大校外辅导机构给中小学生补课的老师,大部分都是兼职的大学生,而且很多人自己念书时成绩就一般。如果自己当时就没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又怎么能给这些中小学生补习好呢。再比如,搭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风口冒出来的各路“创业导师”,有过成功创业经历的几乎没几个人。自己都没真正干成功过,再给创业营学员传授创业“成功经验”,含金量能有多高呢(改讲“失败的创业经历”可能价值还更高些)

标准2成功经验的范围跨度有多广?一个人擅长一个领域已实属不易,更不必说几十个领域了。如果一个人今天给你分享人力资源的管理,明天给你分享财务的管理,后天给你分享如何弹奏乐器,那么对他的成功经验你就要持保留态度了,必然有某些所谓的“成功经验”只是皮毛,缺少对本质规律的洞察。以这个标准,万一哪一天我在知乎上不给你分享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相关的经验,而给你分享如何育儿、如何谈恋爱了,你就知道我的这个经验不值得借鉴了。

标准3成功经验是否过了有效期?经验跟食品一样,也是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