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 西书七千部(2 / 2)

等到刘若愚回应,并提笔铺纸准备好,朱由校的声音在殿内响了起来,“《远望说》、《奇器图说》、《矿冶全书》、《天体运行论》、《人体的构造》……”

历史上,随着金尼阁在崇祯元年逝世,“西书七千部”介绍给中国知识界的计划也流产。

除了李之藻和王徵等人零星翻译了其中一些著作,大部分书籍蒙上岁月的尘埃,无声地流失。

1938年,北平天主教堂整理藏书楼时发现了“七千部”中残余的数百部,其中有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和开普勒的《哥白尼天文学概要》等重要科学典籍。

深知科技发展的重要性,深知开眼看世界的必要性,朱由校自然不会让这个宏大的计划失败。

哪怕花再多的钱,也要做成这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

而金尼阁此举,在史书上被称为“比之玄奘求经西竺,盖不多让”。

朱由校更是认为,这比唐僧带回来的那些阿弥陀佛经书重要一百倍,有用一千倍。

学习、借鉴,这一点都不丢人,天朝上国的面子,远没有强大起来更重要。

嗯,咱也别说大明已经落后之类的丧气话,那要被喷“崇洋媚外”的;咱说继续让大明帝国保持国际领先,这听起来就舒服多了吧?

其实,如果朱由校看过《天工开物》上关于火药爆炸原理的描述,不仅会目瞪口呆,大赞老祖宗的古老智慧,更会对翻译西书更加迫切。

“……硝性至阴,硫性至阳,阴阳两神物相遇于无隙可容之中。其出也,人物膺之,魂散惊而魄齑粉。硫为纯阳,硝为纯阴,两情逼合,成声成变,此乾坤幻出神物也。”

我勒个擦!不就是燃烧产出气体在密闭空间膨胀爆发吗,老祖宗咋弄得这么博大精深,这么深奥玄幻呢!

还两情逼合,阴阳幻化,这是硝和硫在乱搞生娃儿的节奏啊!脑洞太大,还有些辣眼睛,不可描述。

在科学理论上,至少在自然常识和科技知识的普及教育上,大明真的已经落后了很多。

勿庸讳言,此时的大航海时代已经拉开序幕,大明必须要迎头赶上,再立潮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