坛盟主李东阳。
又加上临近中秋佳节,正是文坛活动高峰期,张佳胤宅邸自然会出现这样的密集拜访现象,跟上下班时间地铁人多一个道理。
所见所闻让白榆更加确定,只要能搭上张佳胤的线,混入主流文坛不成问题,中秋雅集请帖也不是问题。
按照规矩,白榆将拜帖投给张家门子,然后和其他人一起在大门外等候。
时不时的有人出来,又不时不时的有人被请进去,不过在大门外等待的人似乎始终不见少。
一直到了深夜,大门外仍然还有十几个人没被请进去,包括白榆在内。
此时张家门子出来宣布说:“我家老爷要休息了,诸位请回吧。”
惹起一片唉声叹气,但没人骂街,都很有风度的默默离去。
白榆无语,先前还想着凭借三寸不烂之舌,说服张佳胤提携自己混圈。
结果从黄昏等到深夜,连面都没见到,准备的说辞完全无用武之地。
自己用的是陈以勤弟子这个身份投的拜帖,居然没被请进去见面?陈以勤和张佳胤不是同乡好友吗?
要说这不正常吧,又不只是自己,外面同样还有一群人没进去,有人甚至来过两三次了。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谁都有关系,张佳胤也确实没时间全都接见,所以无法指责张佳胤刻意针对自己。
要说这很正常吧,白榆心里就是不爽,怨气噌噌噌的涨,白耽误了一晚上时间!
近期真是衰神附体,不顺心的事情又又又加一!
难道自从超常规升为六品百户后,好运都被透支完了?
到了次日,钱指挥对白榆问道:“昨天见到张郎中没有?”
白榆有点郁闷的回答说:“没有。”
钱指挥说:“意料之中的事情,你想混圈哪有那么容易?
连缇帅都搞不定那帮士大夫,而你现在就陷入了和缇帅差不多的处境。”
白榆知道,钱指挥说的没错,缇帅陆炳确实一直想靠近士大夫,混士大夫圈子,也为此做了不少事。
比如想尽办法与士大夫联姻,又比如在文官落难时,经常出手救护,经历司史经历就是一个例子。
但是效果怎么样,从历史上陆炳去世后的情况就看出来了。
隆庆年间,已故陆炳被追罪,陆家被抄家时,没什么人替陆炳说话。
白榆忍不住感慨道:“门户之见,何至于此?”
钱指挥回应道:“我们是厂卫啊,我们是天子的耳目和爪牙,你是不是太小看你的身份了?
你换位思考,那帮文人聚会时,谁会喜欢在席位上坐着个厂卫官校?”
道理确实是这个道理,文人扎堆时,那是相当喜欢挥斥方遒、指点江山。
每每喝多了之后,更是什么犯禁的话都敢说。
在这种场合,没人愿意看到厂卫特务坐在旁边。指不定哪句话就被写进“内参”,让皇帝看到了。
所以哪怕这个特务再浓眉大眼,也会被排斥。如果还是个声名响亮的特务头子,那就更不受欢迎了。
钱指挥随口劝道:“其实你也不用心急啊,你不是一心要参加科举吗?
如果你能过了明年乡试和后年会试,彻底洗白了自己,再转型文官混圈,阻力就小很多。”
白榆答道:“常言道,出名要趁早,争名求利要只争朝夕。
想我满腹才华,如果这些锦绣诗词文章全都憋在心里,不显摆出来就难受啊!”
钱指挥:“......”
头一次听说,用“不显摆就难受”来形容自己才华的。
而后钱指挥看着陷入困境的白榆,若有所思的说:“你真想闯荡文坛?
我倒是可以给你指点一条路子,但却是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