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魏,四大驰道交汇要地——太周府。
十月二十,天气已经入冬,大地上是覆盖着一层白头霜。
太周府外的行商仓库行热闹非常,可东家与伙计们心里却跟霜雪一般,冷飕飕的,穿着皮袄子都抵不过心里的那层冷意。
铛铛铛!
“衙门例行检查,所有商家,打开仓库大门、地窖门、车厢、箱子,接受检查!”
一批批身着盔甲的将士又从城内涌了出来,敲锣通知近郊的商人们,准备做检查。
“怎么又来了!昨晚半夜才突袭检查过,今天一早,地上那白头霜都还没化呢,又来检查,还让不让过了?!”
“老胜你是不活了?赶紧闭嘴吧。”池仓头呵斥老友,将他拽走,免得被赵副将的兵马听见,老胜会像文仓头一样,被抓去军营里关押起来。
老胜为了保住底下人的饭碗,只得继续憋屈着,回头喊一嗓子:“胜仓行的,把所有门都打开,给军爷们检查!”
“是!”仓行活计们立马照办。
“池家仓行的,把仓门都打开,接受检查!”池仓头也下令。
而除了他俩以外,太周府外的上百家仓行,全部把仓门、房门,总之是个门都给打开了,让军爷们进去检查。
五百名将士在五名百户的带领下,进入近郊的所有仓行,做检查。
“无异常,撤!”
“无异常,撤!”
折腾一个时辰,一无所获,五名百户是把所有仓头都集合起来,警告道:“若是发现口音异常者、或是奇怪的植物牲畜类,立马上报,知情不报者,按细作同谋论处,听明白没?!”
百名仓头低眉顺眼,应着:“百户大人放心,小的们,明白!”
五名百户是扫视他们一眼,威慑完后,才带着五百名将士离开。
等他们走远后,百名仓头才散开。
但有关系铁的仓头是三五成群,去自己仓行的地盘,小声说着:“到底是找细作还是找反贼?这动静都闹大半月了,还闹个不休,还让不让大家伙过日子了?”
“这仓行都被他们闹得快干不下去了。”
“岂止啊,南货都挤压在这里,没发往东北、西北运……入冬了,东北西北都等着南边的越冬物资呢。”
这是想坑死东北西北的魏民啊!
“嘿,我听说个小道消息,不保真啊,但这消息确实是传出来了。”略瘦的孙仓头说。
健壮的武仓头想给他一拳:“老孙,你长得就尖嘴猴腮,就别再这么鬼鬼祟祟了,知道啥就快点说……你还信不过兄弟吗?”
“你急啥?”孙仓头给他一个白眼后,开说:“我也是听说的。说军爷们不止是在查细作,还在查岭南来的高产杂粮薯种,叫啥芋薯山薯的,听说亩产几千斤,天爷诶,就这产量,你们就琢磨吧,能让它们过太周府去?那老爷们还咋捏着物资威胁人?”
“孙猴子,你真是不想活了,最后那句话是能说的?”武仓头低骂一句,又对其他仓头道:“最后一句,都没听到啊。”
其他三名仓头点头:“嗯嗯嗯,刚才突然就耳背了,没听着没听着。”
“啥山薯芋薯?真能有几千斤?”仓头们又问孙仓头:“你从哪听来的消息,真有这种玩意?”
孙仓头呵笑一声:“还真有假有?这高产杂粮的事儿,在东北州都人尽皆知的,我的消息是从北雄府过来的,说是岭南黄少爷给偷运去东北州的。北雄府都传开了,你们就说,真不真吧?”
嘶,众仓头倒抽一口冷气:“北雄府过来的消息,那看来确实是真的。”
他们在太周府干了几十年的仓储,都知道东北州那边的消息,只到北雄府。
至于消息能不能过到太周府来,得看世家老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