诶哟,这还又加上弟弟的份了。
姜琴笑容越发和蔼。
“好啊,那妈妈就全都交给你了,咱们顾鑫都是个小大人了,是家里的小小顶梁柱了,妈妈相信你!“
妈妈越夸,顾鑫的脑袋就仰得越高。
直恨不得叫所有人都知道,他现在可是家里的顶梁柱了!
一边的王老师眼看着整个过程发生。
说实话,到这个时候,她才总算是有些明白,为什么顾鑫会长成如今这样的讨喜性格。
这年头小孩儿帮家里做家务不是什么新鲜事。
但人人都当是寻常事,做得差了要挨骂,做得好了是理所应当。
王老师小时候也是一样,半人高一点,自己还是个孩子呢,就要背着自己弟弟,踩着小板凳给全家人做饭。
做完了饭,她自己还不能吃,得先去洗弟弟妹妹的尿布,等家里的大人们都吃完了,她才能去吃饭。
她不是说自己不该做这些。
她小时候家里条件紧张,嘴巴又多,自然人人都要干活。
她自己每天干活很累,她爸妈兄嫂也一样为了地里的农活干得昏天黑地,晚上躺在床上,她爸妈都因为腰疼膝盖酸痛直哼哼。
只是偶尔的偶尔,她心里还是会觉得有些憋闷。
这种憋闷无处宣泄,也不可能告诉任何人,只能藏在自己心里。
等她十岁那年,以童养媳的身份进了韩家,她宁愿扫十遍地,洗十件衣服,也不愿意再做一顿饭。
甚至和现在的丈夫领证已经快七年了,顶着各方压力,也一直没有要孩子。
她自己都说不明白,她这种不合时宜的固执到底是为了什么。
好在她丈夫虽年纪比她还大几岁,却一直体谅她理解她,从不逼她,为了避开家里长辈邻里的逼迫,今年还主动申请从沪市转到宁市来。
也因此,她一直心里觉得愧对丈夫。
直到她在育红班看到顾鑫,一股说不出的情绪第一次让她生出“也许她也可以生一个这样的孩子”的想法。
她一直没有跟任何人说过,她会主动申请从育红班调到特训班,某种程度上,还真就和顾鑫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如今亲眼看到姜琴和顾鑫的相处,她终于隐隐意识到,她小时候一直心里憋闷的原因,可能就是缺少一句来自父母的肯定。
一句“做得很好”,或者是“我们相信你”就可以。
看起来很简单,但她人生前二十几年,从来没有听到过哪怕一次。
不管她做得多好,一切都是理所应当。
想到这里,王老师甚至有些羡慕顾鑫。
一边的姜琴根本就想不到,她和顾鑫之间最平常的相处模式会给王老师带来多大的冲击。
她面露微笑地看着儿子自己给自己挖了个坑,还笑嘻嘻地主动往里跳,似乎都能想象到过几天后,儿子叫苦的样子。
不过到那个时候,她可不会因为顾鑫叫苦,就不让他洗了。
不让他好好经历一番,又怎么能让他明白一个道理——自己没做过的事情不要轻易做出承诺,做出承诺后再想后悔可就晚了!
她和顾鑫勾了勾小手指做完约定,就直起身来:“王老师,那我就先带顾鑫回去了。”
王老师回过神来:“啊,啊好。”
怎么王老师有些魂不守舍的?
姜琴暗暗心道。
却也不好多问。
毕竟她们两个之间的关系甚至连她和张玲子之间的熟悉度都没有呢,没准王老师是想到她自己别的什么事情了呢。
想到自己今天也算是耽误了王老师不少时间,姜琴也不再多想,回头叫顾鑫:“走了,跟王老师说再见。”
顾鑫还赖在原地,有些依依不舍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