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8章 新帝临朝定中枢,群僚分序暗谋(2 / 4)

和了不少,挠着头笑道:“还是你懂我。

那小子才几岁就爱舞枪弄棒,跟我小时候一个样。

行,等过了先帝的丧期,我就把他送到你府里教教他。”

两人正说着,苏辙顶着风雪进来了,手里拿着一份奏章,神色凝重:“公明,富弼相公递了丁忧折子,说他老娘病故,要回乡守孝三年。

枢密使的位子,怕是要空出来了。”

徐子建心中一动,面上却不动声色:“富相公年事已高,早就有退隐之心,这次丁忧,怕是真要彻底放手了。

你去回禀太后,就说枢密院事务繁杂,不可一日无主,臣愿暂代枢密使一职,待找到合适人选再交还印信。”

苏辙应了声“是”,刚要转身,又被徐子建叫住:“对了,盛宏那边升左谏议大夫的事,你跟他透个气,让他多留意朝堂上的动静,尤其是赵宗全和顾廷烨那边的人,别让人抓了把柄。”

苏辙点头离去后,徐子建走到窗边,望着庭院里被风吹得东倒西歪的翠竹,轻轻叹了口气。

他知道,富弼丁忧只是个开始,接下来的朝堂,怕是要掀起一场不小的风波。

嘉佑帝留下的八辅政,韩章、文彦博是老臣,偏向稳重;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

富弼一退,剩下的就只有欧阳修、申时行还算中立。

赵宗全和顾廷烨是一派,盯着兵权和行政权;

康王赵元俨这老小子刚入局,态度不明!

而自己这边,虽有曹盖、韩世忠、岳飞等人支撑,却也被曹太后处处提防。

“郡王,张将军派人送了封信来。”门外的小斯周森低声禀报,递进来一个封泥完好的信封。

徐子建拆开一看,里面只有短短几句话:“新帝登基,人心浮动,桂城愿为郡王马首是瞻,若有差遣,随时待命。”

字迹龙飞凤舞,却透着一股小心翼翼的试探。

徐子建将信纸揉成一团,扔进炭盆里,看着它慢慢烧成灰烬。

他知道,张家这是在给自己留后路,既不想彻底倒向赵宗全,又不敢公开站到自己这边。

毕竟,在汴京兵变中,张家不显山露水,但是控制的兵权却不小。

“告诉张将军,就说本王知道了。

让他好好操练天武军,新帝登基,少不了要用兵的时候。”

徐子建对周森吩咐道,语气平淡无波。

亲兵刚走,苏轼又匆匆进来了,手里拿着一份新拟的圣旨草稿:“郡王,太后那边批了您暂代枢密使的折子,还加了您幽州总管的职衔,让您全权负责燕云一带的军政事务。

另外,太后还下了旨,让太子在二月二十七日正式登基,改年号为元丰,大赦天下。”

徐子建接过圣旨草稿,仔细看了一遍,见上面除了自己的任命,还有不少官员的迁转名单。

沈从兴升了天武军副都指挥使,封威北伯。

小段、老耿当了神卫军营指挥使;

顾千帆升锦衣卫都指挥使,三等忠勇侯。

白展堂升锦衣卫副都指挥使,封世袭忠诚伯。

花荣升侍卫亲军步军副都指挥使,统领两万背嵬军。

这些人大多是自己或赵宗全、顾廷烨的心腹,显然是曹太后和辅政大臣们互相妥协的结果。

“苏轼,你再添一笔,让沈括升工部员外郎,掌管黄河河工营的事。”

徐子建指着草稿说道,“黄河水患年年都有,沈括懂水利,让他去正好。

另外,贝州知州章惇升三司判官,让他协助处理财政,三司长年亏空,也该好好整顿一下了。”

苏轼连忙记下,又问道:“郡王,王安石那边怎么办?欧阳修和文彦博举荐他当尚书右丞,太后那边也有意批准,可王安石一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