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8章 心脉受损(1 / 3)

开普敦城头飘扬的南越旗帜,宣告了一场看似不可能胜利的归属。

然而,每一位亲历此战的人心中都清楚,这场胜利来得何其侥幸,那运气的成分,如同走在万丈悬崖边的钢丝上,一阵微风都可能导致万劫不复。

从任何理性的角度分析,班图大军都具备着碾压性的实力。

两百四十万对七十八万,兵力三倍有余,且是本土作战,资源补给便利。

他们之所以惨败,根源在于分兵而战,四大公会各怀心思,指挥体系混乱臃肿,运作上产生了致命的脱节和内耗。

若能换位思考,便不难理解班图人最初的轻慢。

一支来自遥远东方的黄种人军队,经历漫长艰辛的海上航行,士兵必然疲惫,战力受损。

登陆后,困守一座缺乏纵深的滨海小城,甚至连骑兵都没有,在任何人看来,这都是一支孤军、险军。

兵力上的绝对优势,更是滋生了四大公会的骄狂之气,视大汉军队如草芥土鸡,可随意蹂躏。

然而,战争的走向从开始就偏离了他们的预想。

他们很多压箱底的力量,甚至还没来得及展现其威力,便已胎死腹中。

其中最令人扼腕的,便是那庞大而潜力无穷的战宠军团。

若是在开阔的野外正面决战,将他们驯养的无数猛兽从容展开,南越联军几乎没有任何胜算。

这片古老大陆上,可供驯化作战的动物资源实在太丰富了。

体魄堪比小型战车的非洲象、皮糙肉厚冲击力骇人的犀牛、集群冲锋势不可挡的水牛。

在河网地带堪称霸主的河马、耐力速度俱佳的斑马、凶猛矫健的狮群、奔腾起来地动山摇的角马群……这些都是绝佳的坐骑或战争巨兽。

而那些嗜血的食肉动物——快如闪电的猎豹、诡诈凶猛的花豹、擅长掏肛协作的鬣狗群。

成群结队撕咬的野狗、阴险的土狼与胡狼、灵敏异常的狞猫——无一不是战场上的杀戮机器。

即便是食草的羚羊类,也蕴藏着可怕的战力。

直角大羚羊头顶那近一米长、如同锋利长矛的尖角,可以轻易洞穿人体。

牛羚、水羚、瞪羚、黑马羚、山羚、体型巨大的大角斑羚……单单羚羊这一物种,就能组建起一支特征各异、速度惊人的轻骑兵队伍。

而最令人忌惮的,莫过于那些灵长类战宠。

凶悍暴戾的山魈、成群结队纪律严明的狒狒、力大无穷宛如小巨人的银背猩猩。

智慧较高能模仿人类行为的大黑猩猩、灵动迅捷的长臂猿……这些生物不仅是群居,更能被训练穿戴特制的盔甲,甚至学会使用简单的兵器,其威胁程度远超寻常野兽。

据说,血族公会便耗费巨资驯养了大量此类灵长类战宠。

可惜,在战争初期,它们的营地首当其冲,被尸象群率先踏破。

炸营之下,这些本就野性未泯的生物惊恐四散,许多都趁机逃入了周围的荒野林地,未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为了弥补战损,增强己方实力,同时也为了消除潜在威胁。

南越士兵们在战后的主要任务之一,便是大规模搜捕那些逃窜隐匿的战宠。

骑兵们带着套索、渔网,深入山林河谷,与这些危险的生物斗智斗勇。

胜利的果实来之不易,韩星河没有丝毫懈怠,每天都会对着巨大的沙盘和地图复盘整场战役,推演每一个细节,思考未来可能遇到的新问题。

仅仅是一个非洲地区,遇到的抵抗和战争模式就如此奇特与艰难,不敢想象世界上其他独特文明和兵种特色的区域,又会是何等的光景。

未来的征战,必须事先深入了解敌人的兵种构成、文化背景和作战方式,避免因认知差距过大而陷入被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