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星离开太阳系开始流浪。
极限超进化者更能进入雾气空间,确定宇宙中存在其他文明,且数量众多。
人类便在南北极冰盖之下,修建了迄今为止规模最为庞大的中微子探测阵列。
主要用于探测地外文明的存在。
其原理是,核聚变反应时,可能泄露中微子。
中微子质量极小,且不携带电荷,仅仅参与弱力相互作用,也就是穿透力极强,可以轻松穿过蓝星。
探测难度也极大!
蓝星离开了太阳系,没有恒星的干扰,中微子探测阵列的精度大大提升。
尤其确定共享者文明舰队方向后,更进一步缩小难度。
蓝星来到这片空间的第三年,便检测到来自‘前’方的不少中微子,科学家判断来源于共享者文明的活动。
共享者文明应该还在使用可控核聚变。
如果他们掌握更高级获取能量的方式,就没必要保留过多可控核聚变设备,并保持运行。
在宇宙空间流浪,还离开了母星,且不在恒星系中,资源稀缺。
核燃料释放的能量比例,肯定不如更高级的能源技术。
与其携带大量核燃料,不如储存更多更先进技术燃料。
“300万亿吨?!”
蓝星接收到来自风筝号的信息,科学家们大为震惊。
“300万亿吨的飞船就有三艘,还有数量过百的,超过20万亿吨的……总共3000万亿吨的舰队总质量?”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这和我们的估计差太远了!”
“章廖东计算出错的可能性更大……”
一众科学家情绪激动,挥舞纸和笔完全不能相信。
人类确定共享者文明舰队规模,从多个角度考量。
首先是中微子探测阵列的数据,检测到的中微子数量,反推其舰队总能量。
其次是根据共享者文明舰队发给人类的资源需求量与技术名录。
单就共享者文明需求的那些资源全部加一起,对于3000万亿吨总质量规模的舰队来说,也就九牛一毛。
要的太少了!
而拿出来交换的技术又非常先进!
价值似乎不对等……
难道说,共享者文明联盟,真就和他们宣称的那样慷慨,愿意如此无私的帮助其他流浪文明?
“技术,只是一些数据,复制一份分享出去似乎也无伤大雅。
更何况我们是流浪文明,今次插肩而过,未来再难相见,我们的技术进步对他们造不成任何影响。
反之人类如果因为这份慷慨选择加入共享者文明的联盟,则又是他们希望看到的。”
科学家们议论纷纷,各种猜测,现场一片嘈杂。
很快,重新计算的结果出炉,令得众人哑口无言,最后一丝希望落空。
章廖东计算的没错。
共享者文明的舰队确实无比的庞大。
“其实这样的结果,也可以理解。”
冷静后,一位科学家说道,
“我们不知道共享者文明流浪了多久,又下了多大决心离开母星,他们可以在很漫长的时间中,一点点搬空母星,建造庞大的舰队。
此外,不是还有另外两个文明吗?
凑合凑合,组成这种大规模舰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科学家们的思维天马行空,进而想到另外一种可能。
这片星空,最近的天象-b星系,距离共享者文明其实不遥远,但他们却没有选择殖民。
对此人类早年有过很多猜测。
而今似乎有了个更好的答案。
相对于殖民,默默发展,待在这条航线上,可以接触到更多的流浪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