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官方或者大型企业在管理,根本不会出售给私人。
之所以出现在这种情况,自然是为了进一步压制贫富差距,实现财富的再分配。
普通住宅你要购买多少套都没有问题,但有商业用途属性的店铺、写字楼、商业大楼等,新开发的楼盘都一律不允许私人持有。
至于以前老城区的私人店铺,还是维持现状。
但明眼人都清楚,随着一个个新区拔地而起,老区的衰败基本就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
这就是阳谋。
等新区将老区的人口吃干抹净,老区的店铺、写字楼、商业大厦还有什么价值?
现在联合体是铁了心,要实现财富的再平衡。
既然老城区已经很难改变了,那就直接用新城区吸干老城区的人口,通过釜底抽薪,彻底干死老区的商业。
江淼作为智库的技术顾问之一,自然是参与过这种策划的研究和讨论,知道其中的很多内情。
其实统一的租赁店铺,对于商业的发展非常有利,也有力打击了二房东的出现。
在讨论统一租赁模式的方案时,智库就讨论过如何预防二房东的出现。
答案也非常简单,那就是店铺租赁主体和经营主体必须一致。
如果两者不一致,双方都会处罚和禁止租赁五年。
或许有人要耍小聪明了。
觉得可以搞经营者和租赁者是同一个人,但实际经营者是其他人的小把戏。
如果真有人这样做了,那就等破产吧!
因为根据联合体最新的规定,在债务承担方面,挂名注册经营者和租赁者必须承担该个体工商户的全部债务。
包括水电费、燃气费、网络服务费之类,也包括经营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债务,这是需要承担无限连带责任的。
已经有自作聪明的二房东,被坑了几十万。
没有办法,因为新规定中,个体经营者必须使用个体工商户的注册证书中的注册法人,作为采购设备、原材料的承担者。
你想当二房东?
好好好,到时候就作为法人承担无限责任。
出现十几起相关案件之后,联合体内部的二房东直接销声匿迹。
但凡脑子没有进水,就知道现在作为二房东的隐患,人家实际经营者如果黑心一点,完全可以玩命造。
比如采购大量设备,然后以老化、坏掉为理由,挂二手市场销售,到时候中间产生的亏损,就全部由法人承担。
至于交保证金之类,也是死路一条。
因为这种合同是违法的,实际经营者只要去法院告,二房东直接败诉。
如此大坑的新模式,直接消灭了二房东的生存空间。
联合体这样做的根本目的,其实就是为了打击那些不劳而获的群体,也是为了让营商环境变得更好。
现在租赁店铺也不需要去找人之类,直接登陆工商业设施租赁中心的官网,就可以凭借个人身份证挑选需要的店铺。
这个租赁中心的店铺、商业大厦、写字楼、工业厂房等,不仅仅有国企的,还有私营企业和各个地方持有的商用物业。
其实该租赁中心的出现,也是为了缓解各地的财政收入问题。
毕竟以前靠卖地、炒房地产,来获得财政收入的模式,早已经变得不合时宜了。
而通过物业租赁的方式,获得财政收入,就是一个比较健康,又可以长期维持的模式。
因此别看很多利益受损的人在网上不断抱怨,但各地支持这一决策的人更加多。
从目前宛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的新城区,就知道各地在这方面的态度了。
统一的租赁平台,对于个体经营者非常友好,这减少了很多扯皮的事情,也避免经营者被房东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