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这样一来,这个座谈会就不能按照最初的方案那样简单开开就行,毕竟是上电视的,而且还是上省电视台的,必须严肃慎重认真对待。
会议室要重新布置,因为要上镜的原因,肯定不能简单对待,但是又不能过于隆重。
要确保上镜效果,还要考虑到设备如何摆放,角度、光线、拾音等诸多问题,为此省电视台还特意又拉过来一套设备。
然后又涉及到电力保供,总不能这边开会呢,那边突然停电了。
对周边还要进行一定程度的管控,怕有什么特别吵闹的声音,比如周边如果有什么红白喜事,燃放烟花爆竹了,巨大的声音也影响效果。
但是最主要的是会议内容,要上节目,肯定不能象杨辰原来设想的那么简单,那样的话既没有节目效果,也没有宣传效应。
所以会议的内容需要大改,定山县要必须拿出比较特别或比较创新的工作内容,这个可难住了所有人。
但问题交到杨辰这里后,杨辰只是略一思索,就给出了思路。
因为如果按照以前的方案,就是听听农民工代表的意见,只是起到了了解情况的作用,但是具体落实就不好说了。
总不能说你这边刚搜集好的问题,直接就在会上当场就解决了吧,那样的话也不是不行,只是显得太假了。
哦,你把农民工喊过来进行座谈,然后人家提出的问题恰好都能够解决,这样剧本痕迹就太明显了。
所以杨辰的思路是,定山县提前拿出来一个《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的落实办法或实施方案,然后以征求意见的形式,把农民工代表请过来,当场询问他们对方案的意见,并且给出解释,如果有好的建议,再对方案内容进行修改。
这样既宣传了定山县在农民工工作上的方法和举措,又显得定山县是真正的以人为本,并没有自己一拍脑袋就出台政策,而是尽量贴近实际。
杨辰的这个想法获得了大家一致认可,特别电视台那边,认为这样一来更有节目效果,也更有宣传价值,甚至他们还建议,可以把这条单独拿出来,推荐到华夏卫视。
这就更得慎之又慎了。
所以会议的时间一直确定不下来。
首先把得方案大概准备好,然后对于参会人员,这个就不能象最早想的那样了,必须得挑那种愿意配合,并且能说会道的。
先是有人提议,找一批看起来像农民工的干部来充当农民工,这样的话可以确保节目效果,但这个提议被杨辰毫不犹豫地否决了。
这样的话是节目效果肯定会好,你让他们说什么他们就说什么,你让他们怎么配合他们就怎么配合。
但是一旦被揭露出来,就是大丑闻了,这种事又瞒不了人,人家一看就知道是造假,至少参会这些人以及他们的家属都能够认出来。
所以杨辰要求必须是真正的农民工,哪怕是麻烦点呢,也得是真的。
不过根据最新的方案内容,杨辰又提议,可以请一部分包工头过来,他们本身也算是农民工的一部分,同时又是管理者。
而且他们一般都见多识广、能说会道,相对来说会更容易配合。
把人找好之后,剩下的就都是剧本了。
谁提什么问题,谁来负责解释,顺序谁先谁后,都要提前排练好,问题和建议都是提前问好的,这样才显得真,这些问题也都是实实在在的问题。
然后提前培训,看看谁适合那个角色,就连杨辰也参加了一次排练,其它人的排练次数就更多了。
方案摒除了意见中很多不切合实际的内容,提出的措施都是比较容易落实或有可操作性的。
比如,在保障农民工工资方面,把那些虚头巴脑的内容全部去掉了,提出来的都是干货。
首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