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参访生科院(2 / 3)

他在星河等我 原艾伦 321 字 2020-03-13

但机体的细胞、组织和器官的运行依然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来维持。

“就现阶段的技术而言,长时间的休眠必然会导致身体的肌肉和内脏产生萎缩等不良现象。”杨为霖告诉华可镜,“综合各种因素来讲,现在的休眠技术还不够成熟,想要依靠人体休眠进行星际旅行还处于科学幻想阶段,距离实践运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请问,现在有哪些专门的机构在进行相关的研究吗?”华可镜问。

“我记得美国的spark公司好像有受nasa的委托,在开展低温休眠仓的研究。”

杨为霖向华可镜介绍,在spark的项目展望中,宇宙飞船上的标准生活舱将被低温休眠仓取代。

同样的,相关低温休眠状态将通过降低身体的核心温度实现,这一过程将在数小时内缓慢进行。

虽然宇航员处于低温休眠状态,但各种传感器将连接到他们身上,用来监测他们的状态。

宇航员接受通过肠外营养(tpn)的方式进行静脉营养注射,这些营养液中含有人体正常功能所必需的部营养素。

除此之外,宇航员也将通过导尿管排除尿液。

因为没有固体食物,消化系统以及肠道功能将变得不活跃,所以,必须定期采用电磁肌肉刺激法来保护宇航员关键的肌肉群,以免因为长期的休眠出现严重的肌肉萎缩。

“这样的状态下,宇航员一次性可以休眠多长时间?”华可镜又问道。

“在这种诱导低温状态下,宇航员一次休眠可持续24周时间。”

“才24周!”杨为霖的答案显然与华可镜的预期相去甚远,“我听说医学界有人曾经持续昏迷了39年!”

“嗯,确有其事,不仅仅是39年,在不久的将来他还会持续刷新人类的昏迷记录,因为他可能永远都醒不过来了。”杨为霖一脸慎重地接着解释,“休眠时间持续太久,就会陷入昏迷状态,这很危险。”

“休眠和昏迷是两码事,我们的睡眠有两种类型,做梦时的快速眼动睡眠和非快速眼动睡眠,而非快速眼动睡眠是非常重要的。比如当我们熬夜看片上床之后,你想要的其实是非快速眼动睡眠。因为非快速眼动睡眠能够给我们的身体补充能量。我们不能长期缺乏这种类型的睡眠,大多数动物也是如此。”

“所以,休眠时期人体必须达到这样的睡眠标准?”

“可以这样说。”

“感谢杨主任为我解惑。”

……

又与华可镜聊了一会儿,杨为霖笑了笑“怎么,华总对人体低温休眠项目感兴趣?”

“确实有点兴趣。”华可镜直言不讳,“但这个项目还有点超前,我们将来有机会了再慢慢聊。”

“好啊……”

“今天时间不早了,我们就先告辞了。”

“好的,期待华总再次莅临。”

杨为霖笑着点点头,华可镜也起身道别。

又寒暄了几句,华可镜便离开了沪上生科院,结束了今天的参访。

……

之所以提到了星际旅行的休眠技术,是因为这确实是华可镜迫切需要突破的技术难题。

先不说是为了拯救大师公输子,必须飞向银河系核心这么艰巨的任务。

就先畅想一下几光年左右的恒星际太空旅行,那也绝对是一个无比漫长且枯燥的过程。

为保证宇航员的正常生存,足够的食物、饮水和氧气是必不可少的,且随着时间的延长,排泄的废物也会逐渐增多。

而宇宙飞船的承载量是有限的,既要保证有足够的动力,又要保证有足够的必需品,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人类探索遥远太空的进程。

如果宇宙飞船进入指定的轨道后,宇航员就进入深度休眠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