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7章 再见爵位,镇海伯(1 / 2)

“奉天承运皇帝,制曰:

朕闻昆吾剑利,终待拂拭之人;沧海波平,必生掣鲸之手。

尔海军总督郑芝龙,统貔貅而破万里鲸涛,持龙节以镇九渊蜃窟。远涉重洋,扬旌欧陆,焚西夷艨艟于直布罗陀海峡,裂佛郎机坚垒于瓜达尔河口。

昔霍嫖姚封狼居胥,年方廿一;今郑将军扬威泰西,齿正三十,天命在尔,岂偶然哉?

今特赐尔:

麟袍一袭,绣蟠龙于沧海;

玉带九环,嵌明珠映北斗。

赏黄金五千两,白银三万两,珊瑚玛瑙十斛,东珠百串。

遵循祖制,战功叠加,赐爵镇海伯,北京城伯爵府邸一座,赐尚方剑,准尔海外便宜行事。

另赐御批《春秋》及《左传》一套,望尔砺兵秣马,永镇海疆。

布告天下,咸使闻知,钦此!”

轰……

听着封爵,郑芝龙的脑海轰炸炸开,脑子嗡嗡响,后面的什么封赏什么的都没有听见。

封爵,真的赐爵了。

在他的设想中,他们此战虽然大捷,但并没有完成具体的战略目标,至少目前看起来欧洲还没有乱起来。

但皇帝竟然提前给了他一个爵位,而且封号还是镇海。

镇抚万里海疆,永靖波涛,镇海,何等霸气的封号。

不知道是过了多久,也许是一息,也许是很久,他的这种激动被汪兴国的话音惊醒:“镇海伯,接旨吧!”

“臣接旨,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回过神儿来的郑芝龙立刻高呼,双手举过头顶,待汪兴国将圣旨放在了郑芝龙的双手上、感受着圣旨的分量,郑芝龙呼吸急促了几分。

那双持剑杀敌的双手此刻也微微有了几分的颤抖。

不待他多想,汪兴国便接过后方军士手中的尚方宝剑朝着他走了过来。

看着递过来的尚方宝剑,郑芝龙立刻恭敬的将圣旨递给了身后的郑芝奇,然后再次躬身、双手举过头顶接过尚方宝剑。

“大将军,这尚方宝剑,是陛下对你的信任,你可要好生善用,不要辜负陛下的期望。”

“末将必不负陛下所托!”

“恭喜镇海伯,一会儿要向您讨杯喜酒了!”

“都是陛下恩赐!”

郑芝龙很是客气了一句,随即道:“汪大人,末将要回去供奉圣旨,失陪一会儿!”

“好说!”

汪兴国说着,朝着后方招了招手,一名军士送过来了一个上面雕刻着龙凤等吉祥图案的精美盒子。

“想着您这儿估计也没有放圣旨的地儿,本官特意给您定了一下,先用一下?”

“多谢汪大人,真是解了末将之所急!”

郑芝龙接过盒子,再次感谢了一句。

一道圣旨从颁发到接旨人手上那是需要经历‘迎、听、供、行’等一整套流程的。

迎和听是四步中最为隆重的,在衙门大堂或家中正厅设置一个‘香案’,在钦差宣读圣旨之前或之后,通常会进行简单的焚香叩拜仪式,这个香是敬给‘皇权’和‘天命’的。

而后全员出动,开中门,跪听宣读。

接过圣旨,招待完宣读圣旨的人后,这道圣旨会用专用的木匣来珍藏,这个匣子被称为 ‘圣旨匣’ 或 ‘诰敕匣’。

如果圣旨是封赠祖先的,需要供奉在祠堂里,与祖先牌位一起接受祭祀。

如果是授予本人或者奖赏的圣旨,则是需要供奉在府邸正厅的中央位置或者一个高高的架子上,这个过程称之为供奉中堂” 。

这个供字本身就包含了敬畏、尊奉和时常祭祀的含义。

以后的重大节日时,还需要请出圣旨匣,再次焚香叩拜,以示不忘皇恩。

敢将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