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厚重与深沉。阳光艰难地穿透云层,洒在金砖玉阶之上,却未能驱散那弥漫在空气中的凝重与神秘。殿内,众人神色各异,心思仿若这宫殿中错综复杂的廊道,难以揣测。
扶苏目光转向萧何,那眼神里似有深意,犹如猎人盯着猎物,却又带着几分期许。他微微抬手,示意萧何近前,缓声道:“萧先生,朕知你才高八斗,胸有丘壑。朕的大秦如今正处变革之际,急需先生这般贤能之士辅佐。先生若能留下来,必能成就一番大业,也可保家族荣盛,福泽后世。”他的声音平和而又充满诱惑,仿若一阵春风,试图吹开萧何心中的疑虑之门。
萧何微微低头,脸上带着谦逊的微笑,眼神却坚定如磐。他轻捋胡须,不疾不徐地说道:“圣上厚爱,臣深感惶恐。然臣本是沛县一小吏,习惯了乡间的自在生活,只盼能为家乡百姓略尽绵薄之力。且臣与沛公相交已久,承蒙沛公信任,委以重任,此时若背信弃义,实非臣之所为。还望圣上恕罪。”他的言辞委婉而坚决,如同一棵扎根深土的苍松,虽在风中摇曳,却不为所动。
扶苏的眼神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失望,那目光如熄灭的烛火,转瞬即逝。他轻轻叹了口气,说道:“既如此,朕也不便强求。萧先生回去后,可告知刘季,如今这天下初定,百姓渴望安宁。朕与他虽立场各异,但皆为大秦子民,为天下黎民着想,有些事,他当心中有数。”他的语气中多了几分严肃,仿若敲响的警钟,在寂静的宫殿内回荡。
萧何心中一凛,忙唯唯诺诺点头称是。他深知这其中的利害关系,犹如行走在刀刃之上,一步不慎,便是万劫不复。他微微弓着腰,退出几步,那姿态看似恭敬,实则心中已在盘算着如何应对这复杂的局面。
转而,扶苏的目光落在项羽身上。此时的项羽,虽依旧身姿挺拔,可那战甲之下的身躯却带着几分疲惫与憔悴。他的双眸中燃烧的火焰也似被压制,失去了往日的嚣张与跋扈。
“项将军,朕闻你近日身体抱恙。将军征战多年,为大秦立下汗马功劳,实乃国之栋梁。”扶苏说着,缓缓步下台阶,向项羽走去,那步伐轻盈而又不失威严,仿若踱步在自家花园的主人。“朕已命人为将军安排了最好的住所和御医,将军且安心养病。待身体痊愈之后,朕另有重用。这大秦的江山,还需将军这样的英雄守护。”他的眼神中带着关切与信任,仿若一泓清泉,试图浇灭项羽心中的疑虑之火。
项羽微微抱拳,行礼道:“多谢圣上关心。末将只愿早日康复,能再为大秦驰骋疆场。”他的声音虽依旧洪亮,却少了几分往日的霸气,仿若一头受伤的猛虎,在舔舐伤口之际,暂敛锋芒。
扶苏满意地点点头,那神情如一位掌控全局的棋手,看着棋子按自己的布局落定。他转身回到御座之上,坐定后,目光扫视着众人,朗声道:“朕今日下旨,科举制与府兵制即日起恢复重用。科举制可广纳天下贤才,为我大秦注入新的活力;府兵制则可保我大秦边疆安宁,百姓安居乐业。”他的声音在宫殿内回荡,仿若洪钟大吕,震人心魄。“再者,天下的土地赋税降低为三十税一。朕深知百姓疾苦,这多年的战乱已让他们疲惫不堪。大秦如今需要休养生息,轻徭薄赋,方能让百姓重拾对生活的信心,让这大秦的根基更加稳固。”
此令一出,众人皆面露惊色。这两项制度的恢复与赋税的减免,无疑是在这平静的湖面投下了巨石,泛起层层涟漪。一些臣子们交头接耳,议论纷纷,有的眼中透着欣喜,有的则眉头紧锁,似乎在担忧着什么。
在宫殿的一角,英布站在那里,眼神中带着迷茫与困惑。他挠了挠头,暗自思忖:“这扶苏的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科举制?府兵制?赋税减免?这对俺们来说,到底是福是祸?”他的心中犹如一团乱麻,怎么也理不清头绪,就像一只迷失在浓雾中的孤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