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暂时逃过一劫,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如何巧妙地将这些证据呈到始皇帝面前,让胡姬得到应有的惩罚,还宫中一片安宁。
芈荷怀揣着证据,在回宫的路上脚步匆匆,心中却思绪万千。她明白,直接将证据呈递给始皇帝并非易事,胡姬如今在宫中的势力盘根错节,若稍有不慎,不仅扳不倒她,反而会给自己招来杀身之祸。
回到自己的住所,芈荷将证据妥善藏好,开始谋划下一步行动。她决定先找一位在朝中德高望重且刚正不阿的大臣,将此事告知于他,借助大臣的威望和智慧,共同商议一个万全之策。
经过深思熟虑,芈荷选定了老臣李斯。她趁着夜色,悄悄前往李斯的府邸。见到李斯后,芈荷将事情的来龙去脉以及证据一一呈上,眼中满是恳切:“大人,如今胡姬在宫中祸乱朝纲,残害妃嫔,若不加以制止,大秦宫闱将永无宁日。望大人能为大秦社稷着想,助我一臂之力。”
李斯皱着眉头,仔细审视着手中的证据,良久,他缓缓抬起头,目光坚定:“芈荷姑娘,此事关系重大,切不可操之过急。你且先回宫,装作若无其事,莫要引起胡姬的怀疑。我自会联络几位忠义之士,共同商议对策,待时机成熟,定当将此证据呈于圣上。”
芈荷心中虽仍有担忧,但见李斯如此沉稳,也稍稍放下心来。她向李斯行礼告退,回到宫中后,强装镇定,一如既往地应对着胡姬的刁难与试探。
而李斯这边,迅速联络了几位朝中重臣,他们在密室中商讨许久,制定了一个严密的计划。他们决定在朝堂之上,借由讨论后宫管理之事,巧妙地引出胡姬的罪行,然后当众呈上证据,让胡姬无从狡辩。
终于,到了上朝之日。大殿之上,气氛庄重肃穆。始皇帝高坐龙椅之上,众大臣依次站列两旁。在一番常规奏报之后,李斯站了出来,恭敬地说道:“陛下,臣近日听闻后宫中时有纷争,且多有妃嫔无故受罚,此等现象恐不利于后宫和谐,亦有损大秦皇室颜面。臣以为,当彻查后宫之事,以正宫闱之风。”
始皇帝微微点头:“李爱卿所言极是,此事当如何查起?”李斯趁机说道:“陛下,臣等已略有线索,据闻与一位妃嫔有关,此妃嫔在宫中行事乖张,且与宫外似有勾结。”说罢,他向身旁的大臣使了个眼色。
那位大臣立即呈上装有证据的盒子,李斯接过盒子,打开后呈递给始皇帝:“陛下,此乃臣等搜集到的证据,请陛下过目。上至与宫外势力的往来信件,下至其残害妃嫔的详细记录,皆在此中。”
始皇帝接过证据,脸色逐渐阴沉下来,他仔细翻阅着信件和画卷,眼中闪过一丝怒色:“此妃嫔竟如此胆大妄为!”大殿之下,众大臣皆屏息凝神,等待着皇帝的旨意。
始皇帝将证据重重地摔在御案之上,怒声喝道:“速将那胡姬给朕带来!”朝堂之上顿时鸦雀无声,唯有皇帝的怒喝声在殿内回荡,震得众人耳鼓嗡嗡作响。
不多时,胡姬被侍卫押解而来。她依旧妆容艳丽,只是那眼神中透着一丝慌乱与不安。见了始皇帝,她盈盈下拜:“陛下,臣妾不知何事惹得陛下龙颜大怒?”
始皇帝冷哼一声:“哼,你自己做的好事,还敢在此佯装不知?”说着,将那信件和画卷掷于胡姬面前。胡姬捡起一看,脸色瞬间变得煞白如纸,身体也不由自主地微微颤抖起来。
“陛下,这……这皆是有人蓄意陷害臣妾啊!”胡姬强作镇定,试图狡辩。
然而,此时李斯站了出来:“胡姬娘娘,证据确凿,您还妄图抵赖。这些信件皆有您的印鉴与笔迹,您与宫外逆党暗中勾结,意图不轨,又在后宫兴风作浪,残害无辜妃嫔,此等罪行,天地不容。”
宫殿之内,气氛剑拔弩张,却见胡姬亭亭玉立,神色从容镇定,莲步轻移至嬴政面前,微微福身,朱唇轻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