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5章 九霄雷罡(50)(3 / 8)

感染文明对‘认知’本身的定义。就像在所有文明的集体潜意识里,植入了质疑‘认知是否可靠’的终极命题。”他调出的星图上,虚无星图的轮廓正在以分形几何的模式扩张,所到之处,连联盟建立的共识灯塔都开始出现光晕紊乱。

苏夏的灵感之源在会议中断时彻底破碎成量子尘埃,又在虚空中重组为一个不断旋转的问号。她的意识被拽入一个名为“认知迷雾”的空间,这里漂浮着所有文明曾否定过的错误认知:地心说的宇宙模型、永动机的设计蓝图、炼金术的转化公式。当她试图用艺术力量驱散迷雾,创作出来的作品却立即变成自相矛盾的悖论——画中的飞鸟同时处于飞翔与静止状态,雕塑的形态在触摸的瞬间改变。“他们在攻击认知的根基,”苏夏在迷雾中艰难前行,“让所有文明陷入‘我是否真实存在’的终极怀疑。”

萧炎带领的斗者远征军进入受感染星域后,斗气出现了颠覆性的异变。他们的斗气不再是稳定的能量形态,而是根据持有者的心理波动随机具现:恐惧时化作吞噬自身的阴影,自信时变成刺破虚空的利刃。遭遇的敌人是由集体怀疑具象化的“虚无使者”,这些使者没有实体,却能将斗者的攻击转化为质疑的声波。当一名斗者施展出萧家绝学“焚天八荒掌”,掌风却变成无数个声音质问:“你确定这力量真实存在?”

在追踪虚无星图的过程中,联盟发现了隐藏于超星系团间隙的“认知终焉要塞”。这座要塞的外观如同一个不断自我否定的克莱因瓶,表面流转着由所有文明语言书写的终极悖论:“这句话是假的”“所有真理都是谎言”“存在即虚无”。进入内部后,众人看到震撼的景象:数以万计的认知锚点被囚禁在暗金色的能量网格中,这些锚点是各个文明对世界最基础的认知共识,此刻正被一种名为“虚无织机”的装置拆解成原始的概念粒子。

“你们终于来见证认知的终结。”一个由无数文明的绝望呐喊汇聚而成的声音在要塞中回荡,一个由暗物质与概念能量交织的身影缓缓浮现,它的形态不断变化,时而化作观测者的棱镜阵列,时而重组为归零核心的机械结构,“看看这些认知锚点,它们就像锁链,束缚着宇宙向更高层次进化。唯有将所有文明的认知归零,才能让宇宙摆脱‘存在’的桎梏。”随着话语,虚无织机开始加速运转,认知锚点发出濒临崩溃的悲鸣。

陈霄将量子之眼与要塞的能量网络强行连接,意识瞬间被卷入一个由无限个认知可能性构成的迷宫。他看到了令人窒息的未来:在某个分支,所有文明因无法确定现实而集体陷入永恒的冥想;在另一个时间线,宇宙因认知的彻底崩塌而退化为纯粹的能量混沌。而当前的宇宙,正站在“认知毁灭”的悬崖边缘,只要虚无织机完成最后一次运转,所有文明对世界的认知将不复存在。

苏夏带领艺术家们发动“信念重构”计划。他们将全球文明在历史长河中积累的所有信念——对真理的追求、对美好的向往、对生存的执着,转化为能对抗虚无侵蚀的精神矩阵。米开朗基罗未完成的《哀悼基督》在此刻展现出超越死亡的生命力,屈原的《天问》化作刺破怀疑的利箭,贝多芬失聪后创作的《第九交响曲》奏响了对抗虚无的战歌。但随着虚无织机的轰鸣,这些精神能量开始被逆向转化为强化怀疑的暗物质洪流。

陈默驾驶混沌号冲入要塞核心,试图用概率引擎扰乱虚无织机的运转频率。在概念乱流中,他的意识与宇宙诞生时的“认知火种”残魂产生共鸣。残魂的声音如同创世的余响:“对抗认知毁灭的关键,不是证明认知的绝对正确,而是守护文明认知的勇气。”他立刻将混沌之心与织机的运算系统对接,在混乱的数据洪流中寻找能激活认知本能的“元代码”。

萧炎与斗者们在要塞外围与虚无使者展开惨烈战斗。在生死攸关之际,他领悟到真正的强大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