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7章 0422【休战】(2 / 3)

北宋穿越指南 王梓钧 3270 字 3个月前

大军也不是摆设!”

“三十万大军,恐怕只能哄骗小孩。”钟相当然不信。

程鹄说道:“荆湖路地广人稀,阁下都能有十多万大军。四川人口稠密,为何不能拥兵三十万?如今作战的正兵,类似大宋的禁军。我方还有数万巡检兵,类似大宋的厢军。又有无数农兵,在耕作之余操练,类似大宋的乡兵,人数多达二十几万。”

如此一分析,钟相竟然信了八分,或许四川真有三十万大军未出。

程鹄继续说:“川南诸蛮作乱,便那大理国也来骚扰,又要防备官兵南下,大元帅实不想再与贵国争斗。双方何不握手言和,我军全力对付南蛮和大理,再北上攻略陕西、河南。贵国全力拿下荆湖路全境,可以向东攻略江西,也可向南攻略广西。你我双方都是起兵造反之人,大宋朝廷还没灭亡,怎能自相残杀起来?”

钟相当然想往东、往南扩张,但朱铭就在长江以北,他得分兵沿江守城。

程鹄提议道:“不如这样,双方都派出使者,在沿江城池做客。每座江边城池,驻军不得超过一千,好让彼此都可以放心,调集更多兵力去打官兵。休战之后,双方恢复往来,可以到彼此的地盘经商。”

这个提议,让钟相极为心动。

如果不沿江布置重兵,他就能带着大量精锐南下,肯定可以把南边的几处银矿拿下。荆湖路的工商业不发达,占据大量银矿之后,还可以拿着银子找朱铭购买物资。

左思右想,钟相说道:“只给宜都、长阳两城,其余城池休想。”

“那就再给些钱粮。”程鹄说。

“不给!”钟相一口拒绝。

程鹄已经完成自己的任务,但还是装模作样道:“我要回去请示大元帅,明日再来答复。”

钟相喊道:“送客!”

……

朱铭说道:“我在荆湖路有细作,虽然不易传回消息,但还是能发回来几封密信的。楚国用类似会社的法坛,取代乡里保甲。可那些乡下坛主,正在慢慢变成新的乡绅。而且商贾外逃各地贸易几乎停滞,很多城市需要组织民夫运粮供给。你还觉得钟相能成事吗?”

英宣叹息:“他的一些做法,确实有待商榷。”

“我的细作,只能探查乡间和城市,对楚国权贵并无多少了解,”朱铭问道,“可否说说那些权贵是怎想的?”

英宣说道:“圣公、圣王、圣侯们虽然也开始享受,但做得并不过分。若把他们放在大宋,一个个全是清官。就算是楚国皇帝,也不过多纳了几个妃子,穿得好些,吃得好些,营建宫室没有大肆残民。”

朱铭笑道:“那是因为他们抢到的财货还没用完吧?那些楚国权贵,对摩尼教都是什么看法?”

英宣说道:“起兵响应之人,很少有信摩尼教的。”

这跟方腊起义很像,总有一些豪杰响应起事,愿意遵奉方腊为共主,但他们根本不信摩尼教。

只不过,朱铭帮忙顶住了官兵,钟相在起义初期,有足够的时间精力去整合力量,对响应起事者的控制力远超方腊。

朱铭又详细询问情况,从英宣口中得知更多信息。

或许是因为时间尚短,钟相及麾下将领虽然开始享乐,但跟历朝历代的农民军领袖比起来,他们现在已经算非常能坚守初心了。

楚国上层没有什么大问题,真正糟糕的是中低层!

特别是今年新占的地盘,可谓鱼龙混杂,无数投机者加入,根本就没法进行辨别。

楚国的南圣公带兵打桂阳监,让衡州官员募兵运粮参战。结果真打起仗来,那些投机分子带来的士兵,全程都在划水摸鱼,面对官兵时一触即溃,只有南圣公的本部愿意拼杀。

……

数日之后,和约签订。

宜都、长阳两座靠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