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0136【世道将乱】(3 / 3)

北宋穿越指南 王梓钧 3356 字 3个月前

岸上全是些小商队,肩挑背扛赚几个辛苦钱,却被盗贼给抢走货物。

薛道光提着棍棒站在驿馆门口:“这世道不太平,官府盘剥越重,遁入深山的盗贼就越多。”

朱铭问道:“道长,若是某日天下大乱,伱连饭都吃不饱,还会想着修道成仙吗?”

“再说吧。”薛道光不想跟朱铭交流,他怕自己又坏了道行。

两日之后,官船抵达咸阳。

长安城是没机会去领略了,除非朱铭下船骑马往南跑。那里属于西北最大的城市,想必别有一番繁华风景。

这一路上,朱铭见识大增,对陕西地区更加了解。

在咸阳换船的时候,朱铭骑马奔去郊外,遇到农民便打听生活状况。

还拿出装了墨水的竹管笔,当场进行记录,这个操作,从离开兴元府时就开始了。

一个农民说:“不饿死便好,就怕轮了差役。”

朱铭问道:“此地可行了免役法?”

农民说:“免役钱要交,差役也要轮。”

王安石的免役法,就是让百姓花钱抵差役的。到了现在,差役被恢复,免役钱也没少收,反而还加重了百姓的负担。

事实上,王安石还活着的时候,免役法就已经变味了。

初时规定不对四五等户征收,稀里糊涂变成所有人都得交钱,大户把差役负担转嫁到小民头上。

在郊外农村转了一圈,朱铭又去咸阳城里。

城市居民,那日子也不好过,蔡京的“表籴法”已推广至此,等于额外要交一笔人头税,市民的纳税负担愈发沉重。

“表籴法”是为了筹集边军的军粮,至于筹到哪里去了,恐怕连鬼都不知道。

傍晚回到驿馆,朱铭囫囵吃了些饭菜,提笔归总自己一路的见闻。

从兴元府到咸阳县,包括市民、镇民和农民的收入支出负债情况,皆以表格的形式列出数据。

入夜,陈渊又来敲门。

他见朱铭在写字,便不出声打扰,只在旁边认真看着。

一项项数据,把陈渊看得头皮发麻。

他感觉大宋就是个火药桶,沾点火星子便要炸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