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0123【黑话切口】(为企鹅大佬加更(2 / 3)

北宋穿越指南 王梓钧 3281 字 3个月前

几个会编藤筐的。让他们别种地了,每天专门编造藤牌,按天给他们发工钱。”

如果是在汉中和四川作战,完全可以训练藤甲兵。

到时候,披甲率百分之百,山地奔袭和作战都非常方便。

桐油燃点400多度,比普通木柴高多了,遇到足够点燃藤甲的火攻,其实穿不穿藤甲都一个样——全得被烧死。

朱国祥望着那些荒坡:“不适合耕种的坡地,可以多种桐油树。三四年之后,我们就可自产桐油,藤牌藤甲都能大量制作。”

张广道听了极为兴奋,给朱铭打了个眼色,两人走远了开始交流。

“朱兄弟可是在准备造反?”张广道低声问。

朱铭并不承认,但也不否认,只说:“磨刀不误砍柴工,先把兵甲打造出来,也可以防备山中土匪。”

张广道笑得很开心:“俺懂的。”

“你就那么想造反?”朱铭忍不住问。

张广道说:“俺认不得几个字,也不懂什么大道理。但俺走的地方多,认识的人也多,这世道不给好人留活路。别看大明村红火得很,多换几个知县、主簿,迟早要对大明村动手。也不派兵来,就是来清人清田,让咱们多多交税。到那个时候,要么老实听话,要么扯旗造反,要么就得缩回山里当土匪。”

“你倒是看得远,”朱铭搭着张广道的肩膀,凑到他耳边说,“若想造反,就跟着我爹读书。多认得几个字,学会算复杂的账,否则伱做不成统帅。”

“俺记得。”张广道重重点头。

一条条小船,逆河流而上。

“大郎!”

郑泓远远就招手大喊。

郑家的船停在江边,并没有进入小河,几十个“移民”也在那里听候安排。

大明村生产的最后一批春茶,正在往船上搬运。

还有许多土特产,诸如竹器、木器、草药、家禽之类,也以极低价钱卖给郑家。那艘船依旧是装不满的,还要去上白村和下白村买点货,比如白家春天没卖完的团茶。

“道长,这便是朱大郎,那位是朱先生。”郑泓介绍道。

或许是关乎师祖的消息,薛道光显得有些急切,跟朱铭打招呼之后,就径直往朱国祥走去。

紫阳真人张伯端,晚年在浙江台州羽化。而他的那些弟子,则大多活动于陕西,徒子徒孙们根本不知道祖师的下落。

“贫道薛道光,见过朱先生当面。”薛道光作了个道士揖。

朱国祥哪里看得懂,只普通作揖回应:“见过薛道长。”

薛道光有些失望,继续试探道:“一都三个字,古今明者实然稀。东三南二同成五,,北一西方四共之。”

什么黑话?

朱国祥听得一脑门问号,迷糊道:“薛道长,我诗词造诣不高。”

薛道光又说:“黄芽白雪不难寻,达者须凭道行深。四象五行全借土,三元八卦岂离壬。”

“我也不懂阴阳八卦。”朱国祥道。

薛道光沉默。

朱国祥也不知该说啥,他觉得这道士脑子有病。

薛道光再问:“《西游记》可是阁下所写?”

朱国祥指着儿子:“此书乃犬子所作。”

“打扰了!”

薛道光又走到朱铭面前:“先把乾坤为鼎器,次搏乌兔药来烹。既驱二物归黄道,争得金丹不解生。”

朱铭想了想,回道:“地振高岗,一派溪山千古秀;门朝大海,三河合水万年流。”

语罢,沉默,大眼瞪小眼。

鸡同鸭讲。

薛道光感觉自己的道心快要破碎了,只得开始说人话:“《西游记》可是阁下所作?”

朱铭的脑子转得飞快,模棱两可道:“听一老道所讲,在下润色成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