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0099【汴梁风月李师师】(2 / 3)

北宋穿越指南 王梓钧 3360 字 3个月前

马交换着看,把那首《青玉案》读了又读,赞许道:“真秀才之才也!”

在宋代,秀才不仅是对读书人的尊称,也是对进士的尊称。

进士就是秀才,秀才就是进士,源于唐代的秀才科。

钱景臻问道:“此人年方几何,可有考取过举人?”

钱忱连忙把陆提学的信递过去。

钱景臻将那封私信读完,欣喜道:“竟只有十五岁,天纵之才也。吾当荐举其入太学,奏请宗司许以郡主!”

这位驸马见猎心喜,竟然想把朱铭招为女婿。

令德帝姬也非常爱才,但出言阻止道:“此人虽具才识,但地位卑下。等他入了太学,升至太学内舍,再提婚姻之事也不迟。”

“那时就晚了,如此隽才,不知多少人抢着招婿!”钱景臻有些急不可耐,他正在拉帮结派,迫切希望有新鲜血液加入。

令德帝姬摇头说:“不急。若是还没做太学内舍生,便急着许配郡主,岂不显得俺家女儿嫁不出去?”

钱景臻心里有些不高兴,他总觉得妻子见识太短,而且过于端着公主架子。

又过半个月。

八尺多厚的积雪,渐渐消融一些,天气放晴,总算能正常出门了。

继陆提学举荐之后,驸马钱景臻也写信举荐。

两封举荐信,犹如泥牛入海,根本没掀起啥波澜。

太学是蔡京的大本营,陆、钱两家越是急于举荐,礼部和太学就越是要压着。

钱景臻对此毫无办法,干脆先散播朱铭那八首诗词。

临近过年,太学已经放假。

刚入太学半年的陈东,收拾行李准备回家。

他是丹阳人,家境寒微,家里只有几百亩地,祖上两三代也没啥大官,按理说很难进太学。但他的家族牛逼啊,乃义门陈氏的分支丹阳陈氏!

小宗出了一个才子,丹阳陈氏肯定鼎力支持。

“少阳兄,今日有个聚会,不如明天再走。”室友张超说道。

陈东说:“若非大雪封路,一个月前就该回家了。”

张超说道:“今日宴会,孙仲益也会来。”

“可是东坡先生的爱徒孙仲益?”陈东顿时有了兴致。

张超笑道:“正是他。”

孙仲益的本名叫孙觌,五岁就做了苏轼的关门弟子。他长期居住在开封,以诗才而闻名,明年还会考中词科(恩科的一种,专门考诗赋)。后来担任侍御史,因为太学生请愿,被贬为知州。

而那次学生请愿的发起人,正是这位陈东!

陈东、张超二人,结伴前去镇安坊赴会。

这里娱乐业发达,不仅有青楼妓馆,还有许多向大众开放的瓦子。

大雪放晴之后,更加显得热闹,憋了好久的开封市民,一窝蜂涌出来过夜生活。

在西乡县的农村,沈有容给白家采茶,一天挣二十多文钱,已经觉得自己拿了高工资。

而在开封,每天二十文钱,只能满足生存需求,刚刚好能吃饱而已。就连妇人做缝补浆洗的活,一天也能挣三四十文,不挣这么多就得饿死!

陈东打的是出租车,驴动力低碳环保。

他们来到一家大型青楼,很快被请去内院。

今日赴宴者皆为才子,已经来了不少,正在那里吃茶聊天。

陈东入席坐定,发现几个熟人,都是太学同窗,当即作揖打招呼。

一群年轻才子,聊得正热闹。

聊着聊着,便开始歌颂盛世,说官家乃当世圣君,又说蔡相公是千古贤相,扩大太学规模造福万千士子。

“砰!”

陈东猛拍桌子,大声怒吼:“蔡京老贼,欺世盗名之奸徒也!”

全场死寂,众人骇然。

张超连忙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