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五章:人证物证俱在(5 / 6)

“这要问陛下。”

张安世道:“只要胡公不以大义的名分,处处施压,陛下圣明,岂会干涉?”

这话真让胡广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偏偏,他发现自己对张安世恨不起来。

你说着家伙侮辱自己吧,对方毕竟有理有据。

何况,张安世却还将自己留下,和一桩钦案,可是非同小可,今日在这里发生的事,一旦传出去,都可能导致许多余孽开始潜逃,若是没有足够的信任,是绝不会让自己留在此的。

张安世随即道:“陛下……臣其实还有一件事要奏。”

朱棣道:“你说罢。”

张安世道:“此事,关系到的乃是栖霞商行,是商业机密,只怕……”

他拖长了声音。

胡广等人,很识趣的站了起来:“陛下,臣等告辞。”

朱棣颔首:“事情已经厘清了吧,还有什么疑问?”

这明显是问胡广去的,胡广道:“臣没有疑义了,若是百官问起,臣会为安南侯担保此案确实牵涉重大。”

朱棣点头:“退去吧。”

胡广晕乎乎的,忍不住叹息,出了殿,听到金忠骂骂咧咧:“合该那小子发财,入他娘的,这家伙心眼真多。”

胡广假装视而不见,而蹇义却已快步而去,蹇义这个人,作为吏部尚书,很少与人打太多交道,也极少对人进行评价。

杨荣和胡广,早已习惯了这些人的性情。

胡广苦叹:“哎……我真糊涂。”

杨荣道:“现在不是想这些的时候。”

胡广诧异道:“怎么,杨公……莫非……还有什么事?”

杨荣道:“春暖鸭先知,我等乃文渊阁大学士,就是那一鸭。”

他顿了顿:“国策要变了。”

“你的意思是……”胡广一脸诧异,似乎也想到了什么,露出惊讶之色。

杨荣道:“嘘,慎言。”

胡广道:“我远不如杨公啊。”

杨荣却微笑:“有时候……陛下并不需要太多聪明的人,憨厚老实,也是长处。”

胡广:“……”

堂堂文渊阁大学士,被人评价憨厚老实,其实就跟骂人也没啥分别。

今日……又遭了侮辱。

…………

这蒲成志没有被押下去。

张安世似乎一点都不想瞒着他。

此时他兴匆匆的朝朱棣行了个礼,道:“陛下,为了查案……商行花了一点小钱。”

朱棣道:“小钱是多少?”

“根据商行和各大丝绸商和瓷器商的契书来看,可能每年,收购的货物,需八十万两纹银以上,为期十年……”

朱棣一听,骤然绷不住了。

一年收购八十万两,还十年……

你不如把朕卖了得了。

见朱棣的脸色很不好看,张安世道:“陛下,这做事,总要付出一点代价嘛,何况,为了铲除奸贼,花费一点代价,臣想也是值得的,再者说了,若是能查抄蒲家的财富,或许……可以弥补不足……”

朱棣脸抽了抽,话是这么说,可朱棣早就将私商的财富算进了自己的内帑里啊。

可商行亏本,却是实打实的。

朱棣深吸一口气:“罢了,吃一个亏,买个教训吧,想办法,将这些瓷器和丝绸卖出去。”

“这些瓷器和丝绸,原本是用来出售给海外的,都是大宗的商品,若是再发卖出去,臣只怕,会导致整个瓷器和丝绸的价格暴跌,卖不上什么价。当然,办法也不是没有……”

朱棣凝视着张安世,来了一点兴趣:“你不会,希望取而代之,也跟着干这私商的买卖吧,你把朕当做什么人,宫中来走私?”

果然,知我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