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九章 你有张良计,我有过桥梯(1 / 2)

大周败家子 深悟 2072 字 2022-08-10

自大周立国开始,文武之争便已经出显端倪。

最开始的时候,文武双方还能保持一个微妙的平衡,虽说互相谁也看不上谁。

但双方整体势力,还是十分平衡的。

然而旗峰口一战后,武勋集团元气大伤,而后武勋集团最大的靠山,先汉王平叛战死。

这才让文官集团钻了控制,逐步的掌握了军队升迁任免。

为此他们不惜大力打压武将,目的就是防止武勋集团再度崛起。

这也就直接导致了,大周眼下能拿得出手的将领,大多都年事已高。

而青年一代的武将中,又出现了青黄不接的情况,拔尖者寥寥。

景平皇帝即位之出,国内形势混乱不堪,在不得已的情况之下,也只要将重心放在文治之上。

可随着近些年大周国力恢复,景平皇帝想要扶持武将,却也没有太多选择可言。

若是按照萧子澄的提议,将彻底粉碎文官集团多年来的筹谋。

这等反噬,不可谓不大。

可景平皇帝不打算再拖下去了,一来崇文抑武的弊端已经显现。

在这个乱世当中,终究还是比谁的拳头大,谁才能生存到最后。

这也是为什么,在萧子澄提出设立天策府的时候,景平皇帝几乎没有犹豫便答应下来的原因所在。

......

第二天早朝,当景平皇帝当众宣布军器所独立时,文官虽说有些骚乱,却也没有人站出来反对。

一来这件事情已经木已成舟,就算没有景平皇帝站台,在萧子澄一番折腾之下,军器所已经被六部孤立。

二来嘛,军器所今后的研发等费用,皆由陛下的内帑承担。

这在无形当中,减少了他一大笔国库开销,省钱的事情户部自然是不会站出来反对。

景平皇帝面带微笑,从御案上拿起一封圣旨,朝李伴伴轻声说道。

“给他们念念。”

李伴伴闻言双手接过圣旨,朗声念到: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既今日起,设天策将军府,朕以天策上将军名亲统之。

天策府下辖总长一人、次长两人为日常主理,除却内阁会议外,不参与朝堂事物。

另,立大周皇家军事学院,今后军中将官以上官员,皆需入军事学院学习。

经考核通过后,由天策府据考核成绩之优劣,授予军衔。

钦此。”

哄....

李伴伴读完圣旨,垂拱殿内瞬间一片哗然。

武勋集团倒是还好,毕竟从前的升迁都是掌握在文官手中。

眼下,这升迁贬斥的权利归于皇权,对武将来说是一件好事。

可文官们听完可就不干了,特别是兵部官员,简直如同吃了苍蝇一般难受。

天策将军府,加上这大周皇家军事学院,几乎是将兵部的权柄掏空了。

兵部尚书周崇光双目赤红,冷冷的扫过殿内官员,他想要知道这样绝户的提议,是谁提出来的。

“陛下,此事万万不可,如此以来恐生祸事啊陛下!!”

杨易行也是眉头紧锁,心知景平皇帝此番举动,是要彻底将兵权从文官手上摘掉。

可若是让这军权从此归于皇家,用不了多长时间,景平皇帝怕是真的如同其自封的那般,成了天策上将军。

若当真军权归于景平皇帝之手,不说文官今后再无制衡皇室的实力。

就连他的计划,也将彻底胎死腹中。

可令杨易行想不通的是,景平皇帝素来是奉行平衡之道。

在军权上面,一直是十分谨慎的。

若说是景平皇帝一时兴起,想出这两个机构来。杨易行是打心底里不信的。

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