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3章 赶去检举我们庄子的正阳公庙(1 / 2)

“朝堂上,近来可有议储君的事?”李泰把玩着手里的茶碗,这是一个考入不良人太学的士族长辈送他的。

有让李泰关照自己孩子的意思。

也有攀附李泰的意思。

李道宗回道:“无有。”

李泰微微皱起眉头:“晋王殿下近来如何?”

最让他不安的,就是这一点,虽然他手中的权力要比自己那个弟弟多出来几分,可论距离,这个弟弟要和父皇更近一点。

“无甚表现。”李道宗又回道,“朝堂上从不开口。”

李泰满意地点了点头。

李道宗一顿,在他点头后,才补了一句:“只是…陛下近来凡讲诸事,都精细至极,点明其中盘根错节。”

李泰心里咯噔一下,还没来得及松开的眉头,刹那间,又拧成了一个疙瘩:“真是这样?”

李道宗没说话,只是重重点了一下脑袋。

这意味着什么?

李泰心里清楚,要么是父皇认为李治也是个做储君的料子,所以也想要培养一下,要么就是父皇认为李治才是唯一的那个做储君的料子。

相对而言,李泰认为是后一种。

如果是觉得他们都是,为什么会偏偏把自己抽离朝堂。

可…凭什么?

李泰依旧不认为李治比他哪优秀了,只是因为和正阳公的关系更近一些?

还是说…

只是因为李治考上了所谓的秀才,就觉得他比自己要优秀了?

握着茶碗的手,李泰不知不觉用上了力,指尖捏得苍白,只一点一寸露着一丝不正常的血色。

“朝堂的事,需拜托你了。”李泰深吸了口气,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没那么多的神情波动。

李道宗点头应下。

他们二人又商议了一些事后,李道宗便起身告辞。

朝堂上又因此起了一些风波。

易辛的封赏下来了,封了一个营州险渎县子,并五百亩土地的封赏,只是…土地多了,其他的赏赐就变少了些,没有封户、更没有私兵的权力。

当然了,易辛并不在乎这些。

有关尹煊的封赏,朝堂上依旧吵闹不停,现在正阳公的位置太高,着实不好商议出要给什么东西。

有人觉得多了,但同时也会有人觉得少了。

李世民已经觉得很头疼了。

但…

更让他头疼的事发生了,原本搁置下来的储君之位的事,现在又一次被提了起来。

李世民他近来的确是有这个想法。

可…只是有,并不代表一定要去做。

索性,他就由着这些人吵,自己闭目养神,顺带也听一听,这群人究竟能放出什么样的屁出来。

这一吵,甚至连对尹煊奖赏的讨论都耽搁了下来。

王珪这个小老头不发表任何意见。

先前领下来的差事,着手去办。

弄得大张旗鼓的,满城都贴满了告示,直言说,朝廷不准私自立庙,若是发现,必定重重有惩,若有人告发,核实之后,还会有所奖赏。

这弄得长安城里,颇有种人人自危的意味。

东市,一家小茶铺里。

几个穿着麻布衣的男人坐在一起,愁眉不展。

他们几个并非是长安人,而是长安附近几个庄子里的人,平时靠倒卖一些山货、或者把长安城里有趣的东西卖回自己庄子。

是借着尹煊东风吃上饭的人。

当然,除此之外,他们还有一个共同的身份——那便是祠堂的管理人,并非是自家庄子的祠堂,而是…正阳公庙。

“你们说朝廷这是怎么想的。”一个人嘬了口茶水,闷闷不乐,“正阳公的功绩,难道还立不得庙了?”

又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