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4章 这就是…定风波?(1 / 5)

百姓们的世界观都是很朴素的,甚至是朴素到了…简单的程度。

他们的理解,被正阳公讨厌的人,就是被财运所厌恶的人——简称,一个衰人。

而他们现在在做的事,是搞钱的事。

一个衰人在旁边,多多少少有些不吉利。

他们想赶他走。

但被官吏拦了下来,这还真不行,不能赶走。库普索长老是个聪明人,他之前邀请尹煊,只不过是对大唐还不够了解。

现在他了解了,也知道自己要去看别人种田,说不定就要和伊嗣俟三世去平康坊一样,被人给赶出来。

所以,在过来看人种田之前,他特意去请示了大唐的皇帝,得到了应允。

又托人去请示了一下尹煊,也得到了应允。

他这才放下心来。

大大方方地跟在官吏身后,过来看人种地,瞧一瞧这个间苗法究竟该怎么去弄。

间苗法传出去。

无论说是李世民、还是说尹煊,都挺乐意看到这件事的,种粮还是发展工业乃至于重工业,这…其实很难共存。

无论哪个国家都是这样。

哪怕大唐地广物博,也不能保证并驾齐驱的发展——至少在科技和农业发展到一个程度之前,是不能兼顾的。

当然…

也可以让一部分地区集中发展工业、另一部分去发展农业,只是这样相对畸形了一些,在情况所迫的情况下,这么选择没错。

可现在大唐有着最好的环境。

尹煊不想这样,要富大家就一起富,口袋里都鼓囊囊的,顶多一个先走一步,另外几个后面也跟着吃肉。

所以…粮食这东西,就得依仗一下外邦。

让波斯大力去发展农业、去发展蹴鞠,让农业和蹴鞠成为波斯的经济支柱,大抵就是尹煊还有李世民最乐意见到的事。

库普索长老学了半个月。

等到粟米发芽,开始逐个拔苗之后,他才带着伊嗣俟三世匆匆离开大唐——学会了,没必要等到结果。

再待下去,他就快成了大唐的丧家之犬了。

回去之后也不急着去推广。

等到秋天,这边的结果传回波斯去了,要是大唐成功了,再去推广也不迟。

这两个波斯人走了。

对长安城没产生什么影响,顶多就是一些一直在防患这两个人的读书人们,有些啧啧称奇。

总算是不见那两个烦人的家伙了。

间苗法对朝堂的影响很小。

这虽然是一件…只要掺和了进去,哪怕是一点点,都是能青史留名的好事,可偏偏没人敢对这件事下手。

李泰也好、李治也罢,他们都静悄悄的。

就在朝堂的波涛汹涌遮蔽在平静的水面之下时,一则好消息如春风来,传遍了整个长安城。

同福食肆的三楼装修好了!

二楼被侵占的那一半区域,重新开放,同福食肆的客流量再度回到巅峰时刻。

当然,包厢也在开放的那一瞬间,全部被预订,甚至…预订的队伍都排到了半个月后,要不是尹煊开口,说最多只准提前半个月预订,不然的话…

这包厢的排队,能排两三个月,甚至更多。

只让提前半个月预订,也是为了自己的生意着想,半个月差不多是一个极限时间了,再久远一些,谁知道这段时间会出现什么变故。

比方说,提前一个月订了一桌喜宴,结果一个月之后,两家人不成婚了,这喜宴该怎么办?

取消了的话,损失得不还是尹煊?

再比方说,有一个官员,提前一个月订了一桌宴会,结果这一个月的时间里,忽然被朝廷调遣至了其他地方去,亦或者命不好,有了杀头之难。

这又怎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