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6章 咱去问问正阳公(1 / 5)

士族的根在哪?

为什么历朝历代,那些庞大的敌人,在有魄力的皇帝面前,都一个接着一个地被处决了,为什么偏偏只有士族,到了大而不能动的程度?

而且不是一时。

而是一世、十世、乃至于百世。

其实原因很简单,士族是一个相对缓冲的阶级。

皇权和民权,在一定时候,就比如说现在,就处于一种相对对立的局面,士族之所以大而不到,就是在于此。

只要皇权和民权爆发出矛盾了,士族就能当墙头草,煽风点火。

皇权需要拉拢士族,让他们帮着稳固民意。

隋为何亡?

就是因为士族煽风点火,天下反隋——杨广固然暴戾,可历史上又不是找不到相对应的人物。

一个低配版的汉武帝,大抵就是杨广的模样了。

可为何无人反汉武帝,有人反杨广?

这就是士族的根,是他们在李世民眼前蹦跶,但李世民不得不忍住,不能去动他们,只能看尹煊下手的原因。

王珪看着李世民,李世民也看着他。

一个已经衰老的人,一个正走向暮年、可又迸发出别样生机的人。

他们的视线交汇。

民、世民。

这不仅仅是陛下的字,恐怕也会成为未来大唐的根基。

王珪大脑转动,他在想有没有能够避免这个话题,还能够让自己、让士族规避这方面风险的可能。

拒绝?

是不可能拒绝的。

他敢肯定,只要自己顺着李世民的话柄,认了这件事,那李世民肯定会满口答应下来,然后…把自己的话原封不动地传出去。藲夿尛裞網

士族就和民权站在了相反面上。

到时候,士族就失去了他们最重要的根,也就失去了大而不能倒的依仗。

他在考虑。

可李世民不给他这个机会,轻轻一笑:“看来叔玠深明大义,是懂朕的人。”

“不过…你说得在理。”

“不如这样吧,地主富翁可作市价将土地售卖,买地之人,则…必须要按间苗法植一季粟米。”

“朕会同正阳公商议,钱庄那边可低息贷款,助他们一臂之力。”

这一招更杀人诛心了。

卖地?

这是在拆他们的台了。

程咬金听了后,乐了起来,他昂起脖子,开口说道:“陛下,臣以为极好,我手下那些田产打理不过来,搁我手里也是荒废了。”

“可不能让他们耽误了,大唐验证间苗法的大事。”

“臣第一个卖田,挑那是老实肯干的汉子,都不用他们去钱庄那什么…借钱,给臣写张借条便可。”

这个粗汉说完后,眯着眼,意味深长地看了王珪一眼。

程咬金说完,房玄龄紧随其后,同样也说出了差不多的话,说完后也意味深长地看了王珪一眼。

尉迟敬德、唐俭、仓部的那个郎中——虽然仓部郎中不太明白,为什么大家都要那么看王珪,但既然都这么做了,他也跟着意味深长地瞄了一眼。

王珪心里暗暗叹了口气,拳头有些发紧。

仓促了!

被将了一手。

他点了点头,有些生硬地唱了声喏,看来…不得不从自己身上拔几根毛下来了。

这件事敲定下来。

接下来,要讨论的,就是具体施行的措施,一整个朝会,几乎都没做其他事,全用来讨论了。

最终是定下来,在京兆、洛阳、太原、荥阳、句州、扬州这几个地方试验。

王珪的脸色又黑下去几分。

但他偏偏又没办法,农桑一事,他又不了解,只能任由李世民还有仓部的官员们忽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