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9章 尚食局忙起来了(1 / 2)

陛下要亲自考核一下这些进士?

吏部官员愣了一下,很快他就琢磨过来,李世民这是什么意思——说是要考校,实际上是在给晋王殿下铺路?

等以后晋王殿下及第,也好在朝堂上展示给诸大臣看?

吏部官员若有所思,觉得自己揣测到了李世民的心意,应喏一声,正准备退下去,李世民招了招手,又把他给拦住了。

吏部官员有些疑惑,但陛下不开口发话,他也不好开口,只这么恭恭敬敬地站着,等着陛下发落。

李世民在思考。&29233&30475&9671&20070&9671&100&100

他刚才唤这名吏部的官员,想要自己亲自面试这些人,的确是存在着一些为李治铺路的意思。

不过……

灵光一闪,他发现这件事,似乎不止是对自己儿子有用,对自己也很有用。

“今日之后,起草一份奏章。”李世民吩咐起来。

吏部官员立正站好,竖耳倾听。

“日后科举,再添一门殿试。”李世民斟酌着说了下去,“所谓殿试,便是在殿上复试,并不需要再写冗长的文章,只几百字便可。”

“朕来亲自试试他们的水准。”

吏部官员应喏一声,见李世民再无什么吩咐,便小心翼翼地退走。

殿试是李世民的突发奇想。

但这个突发奇想,他觉得很是重要。

虽然现在科举中极少有舞弊之事,有也很难逃过巡查考官的双眼,但不能说没有…去年科举就揪出来六十多位,其中还有两个是考中了进士的!

吏部、礼部因此受到牵连的官员,足有十六位之多。

今年为了自己脑袋上的那顶乌纱帽,吏部、礼部在科举防弊一事上,就更加的用心,至少…迄今为止,还没发现有舞弊的事。

可是没有发现,并不能说没有。

殿试倒是能很好的防止作弊,至少…是不是有真材实料,殿试上一问便知了。

其次,这也是发现人才的好机会。

有些人卷子、文章写得漂亮,可不代表就一定会当官,就像是姬温,虽有才学、但为官一道上差了些。

李世民觉得…若是没同福学社这层关系,差不多一个侍郎就是他官路的尽头了。

就是现在有同福学社,可能最多也就是一个尚书的位置。

但李义府不同。

李义府虽然文章、学问差了一些,可在为官一道上颇有天赋,以这种架势,再加上同福学社的支持,甚至…做到丞相的位置都不是一件难事。

状元郎不一定是个好官。

亲自考察一番,也能够做到知人善用,不说能做到像是对李义府那样的知根知底,至少也能了解一下,这个人究竟能不能当一个官,适不适合吏部给他的职位。

从这一点上考虑,殿试也成了很有必要的一件事。

吏部紧锣密鼓地准备着这件事。

这件事所需的准备也不多,只需通知到中榜者,再选择一个日子便可——至于这个日子的选择,往日朝会自然不行。

休沐就不可避免的成为了唯一的选择。

休息日加班,对所有人来说,都是很痛苦的一件事——五品以下的官员不在其中,殿试只有五品以上的官员才获准可以旁观。

他们也有选择不来的权力。

但没人会为了自己的一点私欲,就放弃这么一个展示自己兢兢业业、为大唐鞠躬尽瘁的机会。

殿试的消息都还没来得及发酵。

这群读书人就过去殿试了。

朝堂上朱袍、紫袍的官员们捻着胡子,笑着看这群年轻人——可能并不是所有人都那么的年轻,里面也有发须发白、年近五十的老人,但至少在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