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8章 我要去和玄成学骂人(1 / 2)

空中楼阁的假象。

李世民微微眯起眼,神色变得危险起来。

骂一骂自己也就算了,他对这个无所谓,反正还能留下一个美名——但是如此诅咒大唐,多少有些戳到他的肺管子里去。

王珪面无表情,继续说了下去:“陛下难道会觉得现在大唐很好吗?”

难道不好吗?

很多人都诧异地看着王珪,他们都不清楚这个人为什么敢说出来这种话——为了反驳尹煊,连最基本的事实都不要了吗?

“难道不好吗?”李世民声音里夹杂着怒气,他没有压抑自己的情绪,而是一股脑都给吐了出来。

王珪忽然笑了一声:“我知道陛下的想法。”

“觉得长安百姓丰衣足食、不必再为生活烦忧,手中还有了余钱能够像勋贵们似的出去玩乐……”

“就是上古之时的大同,怕也难和如今之时日相比。”.

“但臣斗胆问陛下一句…这般景象,是长安一地,还是大唐全域。”

李世民回道:“自是长安一地。”

大唐的发展…其实有些畸形,长安城的经济像是坐火箭一样,咻得蹿了上去,但是…时间太短,其他的城市都没能追上来。

离得最近、吃到最多红利的洛阳,也不过是追到了长安在没有尹煊之前的那种程度。

就更不要说益州、扬州。&29233&30475&20070&9651&9651&100&100

所谓的扬一益二…离洛阳都差得远了。

如果说长安是独一档的存在,那么洛阳连二线、三线都算不上,撑死是一个四线城市,扬州和益州就只能算作是五线——甚至可能连五线都算不上。

落差就大到了这种程度。

“陛下啊,大唐举国之力才供养出一个长安出来。”王珪开口,语重心长,“不过劳民伤财之事没有进入陛下眼里,百姓愚昧,也不知正阳公从他们身上剥削了什么,故而没有纳旗呼喊。”

“可这些…又与前隋炀帝好大喜功、挖掘运河有何殊异之处。”

李世民愣了一下。

开始思考起来王珪说的这话是不是正确的,或者是其中或许可能会有什么可取之处。

房玄龄冷笑一声,从队列中站了出来,指着王珪的脑袋,就差骂起来了:“王尚书这番话说的,我大唐好像还真的在生死存亡之危机时刻了。”

“但我有一事不解,还希望王尚书指点一下。”

不等王珪开口。

房玄龄就问道:“你说…长安是举全大唐之力供养的,那请王尚书说道说道,长安究竟是用了哪些地方来供养着的了。”

王珪张口就要吐出几个地名,但只张嘴的这一功夫,他就愣住了。

好像…他还真的说不上来。

房玄龄又冷笑一声:“王尚书好像年岁大了,有些事看来是记不太清,那我便提醒一下。”

“今年三月,长安拨款一百万贯,用于修建洛阳城中水泥路。”

“今年五月,长安拨款六十万,用于太原修建水泥路之事。”

“就在一周前,就在这里!”房玄龄拔高了声音,指着脚下的青石板,“拨款五十万贯,用于洛阳的公学建设!”

说着,房玄龄喘了口气,年纪大了,吼这么一嗓子,还真是一件力气活。

“对了,王尚书也许会拿长安修建到高句丽的铁路说事。”

“我便提前提醒您一下。”

“铁路从长安修到营州,共计四千二百里许,征募徭役数五十万人。”

“长安一地,每日五文,并饭一顿。长安之外,每日两文,并饭一顿,只征徭役花销便在百万贯,王尚书可以猜一猜这些花销,是从何地出的?”

之所以长安城附近的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