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5章 太多了,真的太多了(1 / 2)

当然,在大通坊的那家食肆,就不是像本店这样的布局,也不是像茶楼那样的布局。92&29233&30475&2007092&68&68

而是很典型的中式快餐的布局。

一条打菜的通道,尽头是结账的地方,转身再出去,就是吃饭的食堂。

在未来,尹煊是打算把大通坊那一片地方都给做成长安城的工业中心,除去纺织厂,像是烟花、自行车、酒坊、烧制琉璃之类的,也正准备搬迁到那个地方去。

有住人的地方,尹煊也开出了丰厚的筹码,让他们搬家。

大部分人对此是不太理解的,觉得尹煊有些过于大动干戈了一点,在哪里不是都能事生产的?

李世民没跟尹煊交流过,不过如他这般聪明的人,自然是能看出来尹煊又要弄出什么大动静。

朝廷讨论了两天,在大通坊设立了一个衙门,姑且还没命名,也只有一个人。等着尹煊做出什么事后,再跟着随机应变。

世家这段日子过的很是舒服。

不和尹煊正面交锋后,他们发现世界竟是变得如此美好。

营业的摊铺,生意也得到了十足的长进。在物美价廉的攻势之下,口碑越来越好,附近几个坊市,有正经营生的,都很乐意在一天忙碌过来吃上一顿。

习惯正在慢慢养成。

要说唯一不好的,哪怕他们有在故意着去引导,这些过来的客人们,对同福食肆依旧是好评。

甚至他们安置过去,偷偷说同福食肆坏话,准备带一波节奏的人,被那群喝酒了的客人们给狠狠揍了一顿。

同福食肆贵是贵,但贵那是同福食肆的问题吗?

那分明是他们的问题。

他们要是有了钱,不就能天天去同福食肆吃饭了。

这让世家门阀的人皱起眉头,尹煊这小子究竟是有什么魔力,竟然能如此有民心,连一点坏话这些普通百姓都听不得。

尹煊现在做的事,世家也会去做。

尹煊在大通坊修了纺织厂,世家门阀也紧接着跟进,只是没像尹煊那样集中在一个地方,而是多点开花。

他们觉得尹煊的做法很傻。

像是布匹这种东西,是只能在东西两市售卖,大通坊离东西两市那么远,岂不是很费事?不如围绕东西两市。

而且聚在一起,若是发生了什么走火、走水的事…那可就一网打尽了。

他们不会去做这种事,也不敢去做这种事。

先前对尹煊下手的结局,就已经证明了这不是一个好差事。

现在他们就满心期待着,能有天降正义,把尹煊的那些铺子给烧了。

等到冬天的第一场雪落下来。

尹煊差遣人去收购棉花。

一斤棉花作价五文——世家门阀那边开的价格更低,甚至到了一斤两文的地步,只是收了一天,见收不上来,方才改成同尹煊一样的价钱。

棉花收了上来。

纺织厂开始工作,人手早已经招募齐全,基础工资是每个月两百文,但除此之外,还有计件工资。更确切的说,是分段计件工资制。

就拿纺织厂来举例。

被李丽质她们改进过的纺织机,现在可以一个人操控,一般三天时间就可以织出一匹布出来。

尹煊给他们定下来的定额是八匹布,如果一个月只织了八匹,或者不到八匹布,那就只能拿最基础的两百文工资。

可要是超过了八匹,每多一匹,就多三十文的工钱,只要有本事能够多织,上不封顶。

也就是说,要是有人能两天织一匹布出来,那就能多拿七匹额外的价钱,多赚二百一十文出来。

不得不说,计件工资,的确是很大的驱动力。

一月二百文钱,就已经是长安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