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3章 完了,都完了(1 / 2)

造纸术、印刷术的改良。

王洗马很清楚这意味着什么。

他连忙拾起杂志,仔细看了起来,他心里还带着一丝侥幸,希望这里面的内容不是他想的那样。

但…尹煊都把杂志送了过来,里面的内容又怎么可能会让他失望。

造纸预计能节省三分之一的成本,印刷预计能节省三倍还多的成本……

完了,要变天了。

王洗马的脑子里现在只有这么一句话,挥了挥手,慌忙上了马车,一面对车夫吩咐道:“快,快去郑家。”

而后又对门房吩咐了一声:“若是有人来了,便让他们去郑家。”

马车颠簸,让他脑子稍微清醒了一点,看了看手里握着的杂志,王洗马咬紧了牙关,这尹煊小儿不是爱财如命吗?

为什么这么赚钱的东西,竟然就这么免费放了出来?

赚钱的生意,尹煊当然会握在手里——自己开一家书社,然后去买书,也能够打破世家的知识垄断。

问题就是…这行业不赚钱啊!

搁在工业时代,造纸、印刷的确是一门稳赚不赔的买卖,可在这个时代,造纸是一门纯手艺活。

无论是打浆、还是抄造,都得手工一步步去做,后续纸张成型,也得依靠大自然的伟力慢慢风干。

三四个人,齐心齐力的苦干,一天大概才能造出五千多张纸——后世一个小型的造纸厂一天就能造一吨多,大约是二十多万张,四十多倍生产力的差距。

就更不要说印刷了,相对而言,活字印刷比雕版印刷容错率高了不少,可又怎么能比得上机器的精度。

尹煊算了算,要是自己办书社,去造纸、印书,一年赚到的钱恐怕还不足食肆一个月挣到的钱。

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还是交给别人去办吧。

自己只要掌握住杂志,把最关键的话语权拿捏在手里就足够了。

世家门阀的七家人,似乎被这个消息冲昏了头脑——每家人都做出了王洗马那样的选择,崔家人到李家门口,门房说在王家见面。

李家人跑到卢家门口,门房说在崔家见面。

他们奔奔跑跑,绕了小半个时辰,最终才集合在王家府上。

书房里。

王家人拿着手里被攥得皱巴巴的杂志,这时才舍得放手,搁在了桌上:“你们也都收到尹煊小儿寄来的东西了吧?”

其他六个人点了点头。

“你们觉得那两篇文章写的如何?”王家人又开口问了一句。

书房陷入了沉默。

如何?

他们只闻到了一股金钱的味道,尹煊小儿怎么能掏出这些东西的?想一想前不久才发生的事。

他们理所当然的就想到,这是自家那一万贯贡献出来的结果。

拿着自家的钱,狠狠背刺了自己。

心里的苦涩只有他们自己才能品尝的出来。

“大逆不道。”沉默了许久之后,清河崔家人开口,声音沧桑,仅仅只是这简单的四个字,就用了他不少力气。

尹煊就差在拜帖上写出他的目的了。

他们又怎么看不出来?&29233&3047594&2007094&100&68

造纸的成本降低、印刷的成本降低,这必然会导致书籍的大肆泛滥,原本二三十贯一本的书,或许就只要两三贯了。

甚至…降到一贯以下,也不是没有可能的事。

书籍的泛滥就代表了知识的泛滥,世家之所以是世家,而不是被冠以“地主”的名头,便是因为他们在掌控大量土地的同时,还对知识进行了垄断。

知识泛滥,他们在这一方面的垄断自然就被瓦解。

若非是在这个关口出现这么一档子事,他们或许还能以平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