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 三文鱼配芥末(1 / 2)

侍女们心里咯噔一下。

该来的还是来了,没有逃掉。

不等几个小姑娘回话,尹煊就扒着手指,接着说道:“除了鱼脍之外,还有一道新菜,香煎鱼肉。”

“这个要便宜一些,一百五十文一份,不过它的份量并没那么多,基本勉强够一人食用的。”

侍女们心里又猛地咯噔了一下。

完了。

一下来俩,本以为...自家公主有了几家商号之后,她们的手头就能宽裕一些。但这日子是越发过得紧促了。

钱的确是越来越多,琳琅阁虽然主打的是向外邦商贾倾售琉璃,可偶尔还是会有像马周那样拎不清的人做那个冤大头。

再加上还有烟花铺子的收入。

但...花钱的地方也是越来越多,以前公主不过是买些胭脂水粉,用剩下的她们还能拿回去用。

可现在,这两位公主往皇城里,都是搬一些泥土、砂石,要不然就是铁、铜,这东西就是有剩下的,她们也用不了啊。

鱼脍、香煎鱼肉?

几个小姑娘脸上的兴奋之色都要洋溢了出来,又听到第二份菜品的分量不多,就嚷嚷起来,一个人都要了一份。

等到中午,尹煊就开始给她们准备新的吃食。

鱼脍做起来很简单。

尤其是三文鱼,对刀工的要求其实并不是很高,它不需要片成薄如蝉翼的样子,重要的是要选取哪个部位。

鱼腹是脂肪最多的部位,但脂肪多的肉,适合煎。

相比起来,脂肪含量稍微少一些的腰、背肉更加适合作为鱼脍的主材料。

捧着这条大鱼,狠狠摔在案板上。

噗嗤一声,一刀捅到鱼的腰子上,往上一提,将它开膛破土,寻到腰腹上最好的一块肉,顺着纹理,将它们切下来,搁置在一旁的冰盘上。

再取一些昨天让姬温买回来的芥末,在破壁机里打成粉末,淋上一些醋和玉京秋,让它在小碟子里拧巴成一团粘稠的膏体。

这一道菜就做好了。

让姬温上菜。

接着就是要处理“香煎鱼肉”,这是一道有些特殊的菜品,严格来说,这道菜的菜系不属于华夏菜系,而是西方菜系。

他打算做一个尝试。

看看西餐在大唐会不会受到欢迎。

当然,他没怎么抱有希望。

虽然尹煊是不怎么喜欢西餐的,但法兰西、奥斯曼是和华夏菜系并称为世界三大菜系,对后者尹煊了解的不多。

对前者,也只是有一些模模糊糊的印象,但...毕竟现在厨艺是实打实的高级技艺,还原一道菜还是没什么问题的。

切下鱼腹的肉。

没有黄油,就用三文鱼身上的肥肉——鲑鱼这种鱼种,算是鱼类中蕴含脂肪量最高的一种鱼种了。

见锅上冒出星星点点的油花,便把鱼肉趁热下锅,煎至两面金黄。而后摆盘,撒上一点迷迭香、一小勺黑胡椒酱。

这一道菜,也就做好了。

西餐对火候的掌握,绝对不像中餐这么含糊不清,说什么锅气、断生之类的词,而是一定要精确到“这一面用二是二十度的火候煎三十四秒”,毕竟这可能就是一道菜唯一经过锅具处理的步骤。

如果不把这一步用这么“精确”的数字规范一下,又怎么能体现得出来它“高大上”的气质出来。

然而,每一块食材都是不一样的。

哪怕是相同大小、厚度的肉,它们蕴含的水分、新鲜程度,这些因素都决定了,它们在处理的时候需要不同的手法。

它们在锅里迸发出的反应,才是它们真正的模样。

屋子外,几个小姑娘看着端上桌的鱼脍,神色里有些...难以言表的纠结。

鱼脍她们也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