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赏功(1 / 2)

大唐里正 离珠 2157 字 2022-05-03

,大唐里正

凉王殿下亲手把王渠让连夜抄好的敕书郑重地交到了赵正的手里。

“敕曰:国家大事,唯赏与罚。而军帅戎将实朝廷之砥柱,国家之干城也。自景中首乱,中夏不安,蕃戎乘危,侵败封略,朕未尝一夕忘怀……蕃贼侵我河西,扰我陇右,尔凉州兵练苍宣守捉赵正,卧雪爬冰,舍生忘死,破敌五百余里,扭乾坤于危难,赏爵晋职理宜然也。兹特赏卿苍宣县伯,食邑三百户;加封游骑将军,授骑都尉司兵以参军事,领凉州都府兵练之职。钦哉!”

敕书如右,符到奉行。

赵正连看了两遍,似乎确定了自己现在的身份。

苍宣县伯,正四品爵位;游骑将军,五品散衔;骑都尉司兵,从五品军职。

“赵伯爷!”凉王呵呵呵地笑,虚拱双手,面带恭贺之色。

“殿下折煞了。”赵正连忙合拢手里的敕书卷轴,回礼作揖,寻思着这就算加官进爵了?

其他的都不重要。

俸禄呢?一年发几贯钱?

食邑三百户?那岂不是要撑死?遥想数月前在吐谷浑的种种,赵正“嘶”一声,难怪大唐丘八善战,朝廷立功赏爵派官那是真大方。也就烧了个粮仓,没想到摇身一变,就从泥腿子成了伯爵。

瞬间高富帅。

梁珅哈哈哈哈地大笑起来,“我跟你算过了,赏田七百亩,一年薪钱五十贯、粮二百八十石。”

“哪有那许多!”王渠让满脸冷汗,道:“那是旧制,兴庆元年就改了。元良是四品爵,俸钱五十贯没错,但俸田也就三百亩,俸料没了,全靠田产。而且食邑三百户也就是个虚赏,不作数的。”

赵正心说田不田的无所谓,左右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但一年五十贯俸钱也太少了。比起赵硕赏给平凉的十万贯这般的大手笔,真不够塞牙缝。

他却不知大唐勋贵家里本就富裕,从来不靠俸钱吃饭。赵硕赏的十万贯,是自己的私房钱。若是朝廷赏功给的,金不过数百,银不过上千。

关键是心意。

而且爵位这东西,多少人行伍一辈子,刀口舔血,就为了争那半爵之名而不得。

有了爵位,等于一只脚踏进了门阀,至少在凉州地界,有爵之人屈指可数。只要不是谋反等十不赦的大罪,终身享用。

往床上一躺,一动不动,就有三百亩田产,五十贯俸钱。省省还是能过的。

赵正一想到这里,也罢,虽然县伯听上去没有国公郡王之类的霸气,但好用。凉州府下,他从此以后还不横着走?

梁珅本就是勋贵子弟,此次战场建功,也赏了县子爵位。但在长安时,所闻所见,满地爬的都是各种爵。此次赏爵不过是完成家族任务,爵高爵低不说,总算在祖宗灵前好歹也有了个交代。

就算此刻辞官,回了长安,他也是勋贵!

一时间,赵硕的书房里一阵欢腾。

赵硕看着几人笑谈,一时也按捺不住,让人撤了茶,摆上了酒碗。

王渠让捅了捅赵正,眼神暧昧:“此次封爵,你可得敬殿下一杯……”

赵正当然知道,功表是都督府上呈兵部的,里面怎么写,官职爵位怎么赏,是凉王殿下在吐谷浑谈判之时百忙之中抽身,亲自参详的。

但赵硕却不领这个情,直摆手道:“与我无甚关系,元良能封爵,是安郡王的功劳。”

给赵正什么赏赐,凉王思虑了很久,原本是担心朝中纠葛,太子从中作梗。给赵正个实职更加稳妥,日后再有大功,再行请赏。但安郡王赵末及时送来了一封书信,让他定下了心思。

赵末极力主张大赏,而且料定陇右军争,朝中争议不会太大。正值用人之时,陛下又是行伍出身,只要赏功册表呈上,他定全力支持。

赵硕知道,安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