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八章 传旨召见(1 / 2)

明末试锋 温风如歌 1741 字 2022-03-24

孙承宗接着继续问道:“要想革新除弊,需得皇上同意支持,以及朝廷诸公同意,此事你怎么解决?”

周大虎眼神一冷,冷声说道:“只要能说动皇上,百官之中也会有一定的比例同意,革新除弊之事不会一撮而就的全国实行,先把京师北直隶附近和附近州县先做起来,一块区域一块区域的做,保持社会稳定。就能做下去。”

孙承宗点点头。

做事就要以稳当先,尤其是天下纷乱之际。

“你这个革新除弊与变法有何不同?”孙承宗问道。

周大虎知道前宋王安石王荆公的大规模变法,在明代是持负面的态度、批判的态度。

如张居正就指出:“大抵天下之事,久则不能无弊,固宜变通,然须合乎人情,宜于土俗,从容改图,而后天下蒙其福。宋至神宗,国势颇不振矣,安石所谓变风俗、立法度、未为不是,但其不达事理,不识时宜,直任已见而专务更张,逐使天下嚣然丧其乐生之心,而君子为之一空。”

有批评,当然就有赞成。

当然这个支持,也是部分支持,如保甲法、保马法、科举改革、免役法等,都得到了肯定。

尤其是免疫法,已经在明末大面积实施。

周大虎回道:“变法是大面积改变国策,从上而下全面实施;而革新除弊则不然,只有小部分的改变,其他的都是大明的国策不动,只是在原有的事情基础上整顿、加强纪律和做事的效率,以消除朝廷中的惰性和弊端。”

这个回答,孙承宗心中还是满意的。

现在根本不宜大动干戈,就近在北直隶做,面积很小,做不成,也坏不了大事。

但他知道现在的天下,是兵荒马乱,不管是革新除弊,还是保家卫国,或者剿灭流贼、抵御建虏等等,都需要一支......话,先是心中大喜,随即就是有些愤怒朝廷有眼无珠。

眼前放着周大虎一支强军,朝廷竟然让这支军队当成乡勇和周大虎的家丁来用,没有出饷来养,这支军队岂能对朝廷有任何感恩之心和忠诚?

人家周大虎是骁勇之将,朝廷的态度如此,怎能收其一片忠心?

朝廷为了省这些钱,竟然不顾大局?还是周小子不相信朝廷,有所隐瞒或者不愿朝廷收编?

如果现在的最有能力的武将和朝廷不一条心,大明还有何希望?

孙承宗按下心中疑问,但他知道对方是一个对自己十分尊敬,对朝廷和百姓有着一腔抱负热血和忠心的青年。

虽然不知道对方到底有何考虑,但有这份忠心和尊敬,就够了。

有了可以抗衡建虏的兵马,哪怕很少,就会给人人希望。收复四城的时候,建虏也不是被打的落荒而逃么

他虽年老,但仍有一颗雄心壮志。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孙承宗没有再说什么,起身怕怕了周大虎的肩膀,迈着脚步铿锵而去。

周大虎望着孙老大人的背影,有些发愣,但随即明白了过来,大声道:“谢谢老大人。”

正在行走的孙承宗,脚步顿了一下,露出了笑容,随即继续向前而行。

接下来数日,一老一少,大多数时间都在谈论着兵事、政事以及交换着各自的想法,尽量的弥合一些分歧。尤其是辽东兵马的使用问题,这一谈,时间不短。

数日后,行人司来人宣读圣旨,招周大虎进京面圣。

……

京师乾清宫。

暖阁。

崇祯皇帝放下手中的批阅,休息了一下,准备接见周大虎。

这次他考虑了很多。

也下定了决心,他要借助周大虎的力量来进行一些......心中所想,来改革一些政事、军事。

大明的情况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