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3章 七大盐商(2 / 5)

涉……

果然,能够在盐政中分一杯羹的,就没有一家简单的。

若是换做别的文官前来,面对如此庞大的关系网络,岂能不畏惧?就算不畏惧,又如何敢下手,从何处下手?

难怪宁康帝千挑万选,还是挑了自己来办这件事。

这么一想,不免觉得被宁康帝当做刀来利用了。不过话说回来,能够给皇帝做刀刃,不正是说明他的本事么?

况且宁康帝用他越是顺手,就会给他越来越多的权力,这不也正是他一直以来渴求的东西么。

反正他也不做文官,不混迹朝堂,也就不用太担心那些人对他打击报复。

因此心中倒也不曾有什么畏惧,只是让林有全,将其他几家,之前他未曾全部透露的消息,一一补充完整。

……

从扬州到苏州,不过是一日的航程。

弃舟登岸,靠近城门,便有苏州知府等整个苏州府主要官员,前来相迎祭奠,引动了莫大的声势。

却不是苏州府的官员耳目通神,而是贾琏提前让人告知了行程。

至于为何如此,倒也不是他故意张扬,其中涉及了一个时代很重要的规则。

举凡大的城池,都是严禁死人入城的,因为那代表着会给城池带来不详。

所以,哪怕本身就是城中之人,只要死在外面,哪怕就在城郊,都一律不会准许尸体或者灵柩进入城内。这是千百年传下来的习俗,不论官绅,皆不例外。

当然,这里的官,指的是低品阶的官。而至于上了林如海这个品阶的,那自然有特权嘛。

否则的话,那些在朝中做官,老死京中想要归乡安葬的大员,若是连家乡的城池都进不了,岂不凄凉?

所以,大魏有律,凡二品及以上官员,方可入京城治丧。凡三品以上者,方可入地方府城治丧。

三品以下,除非向皇帝讨得恩旨,否则一律不许入城。

这也就是,红楼原著中贾敬死在城外玄真观,天子知道消息后,会特意追封贾敬五品官职,并特许贾珍父子扶父亲灵柩入京治丧,而贾珍父子则对天子感激涕零的原因。

毕竟若是皇帝不开恩旨,堂堂宁国府曾经的当家人,就只能在城外治丧了。

而林如海官居二品,是完全有资格回苏州城老宅治丧的。所以得知他要返乡安葬,礼部早就通传苏州官府,让当地官府按照二品大员的礼制,将林如海的灵柩迎入城中。

其实不需要礼部命令,作为苏州原籍,却官至中枢的林如海,可谓是苏州人的骄傲。

如今林大人魂归故里,那可是整个苏州城的大事。

苏州知府早就通传下面的人,在城门至林府的沿街道路上,设置了路祭等,并让人宣传林如海的生平轶事。

若非贾琏告知的时候太短,苏州官府来不及做更多的准备,只怕还会有更大动静也不一定。

即便如此,从苏州城进入林家老宅,也足足耗去半日的功夫。

黛玉一直坐在轿中,眼看着整个苏州城,都因为她父亲的归来而震动,她的心情莫名的复杂。

或许,这就是父亲一辈子兢兢业业所追求的声名吧,如今也算是求仁得仁了。

又偶尔透过车帘,暗暗观察一番骑在马上,帮忙应付那些官儿们的贾琏,看着那些官儿们在贾琏面前,乖巧、恭顺,唯命是从的模样,心里又有些窃喜。

若是没有琏二哥哥,她可应付不来这些俗人。

林家族人,也得知林如海的死讯,早早的来到祖宅等候治丧。

虽然早有预料以林如海的身份,回乡治丧会有些体面,但是看着苏州知府、苏州守备、同知、苏州织造等整个苏州主要的官员,全部亲自护送林如海到祖宅,甚至在安置好灵堂,祭奠之后都迟迟不走,还是让林家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