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章 回关(2 / 3)

家一普通子弟。

虽说家有万贯之姿,到底不过商贾末流。与贾琏这样的权贵,国朝风云人物,相差不能以道里计。

或许,自己以前子承父业的想法实在太过狭隘了,还该尝试一番认真读书考取功名。若能成功,或许就有了真正与琏二哥那样的人相交的资格吧。

宝琴是女子,与哥哥想法不同,她第一时间追问父亲:“爹,你说什么平安回到京城?琏二哥哥和公主不是都从大漠上逃回来了吗,难道琏二哥哥接下来还会有什么危险不成?”

薛家二老爷笑着摸了摸宝琴的脑袋,没有多言。

在薛家二老爷看来,如今边境动荡,贾琏又有皇命在身,肩负重任,谁知道接下来还会经历什么。之前满天下传的关于贾琏的事迹,好些在他听来也都是心惊胆颤的。

身处那样的位置,遇到危机太寻常不过了。

但有一点薛家二老爷可以肯定,那就是贾琏只要不死,将来必定成为国朝举足轻重的人物!这也是这些日子以来,他促使儿女与贾琏好好相处的原因。

……

吴世维亲自带兵前来迎接。

因为之前昭阳公主生死未知,送亲使团,包括昭阳公主的一应服侍人员,也不敢擅离职守,而是秉承就近原则,在甘宁关内扎营等候。

如今昭阳公主接回,自然还住此前吴世维准备的简单行宫。

而贾琏,则是被吴世维等人,拉着赴他的接风洗尘宴。

宴席之间,各种恭维夸赞自是不必多说,贾琏最关心的,还是瓦剌方面的情况,以及朝廷对瓦剌的态度。

得知朝廷和瓦剌两方,在互相扯皮厮磨了几个月之后,还是决定两相安好,如今瓦剌的使臣“宋野王”还在甘宁关内之后,贾琏也暗中松了一口气。

原来,对瓦剌是战还是安抚,在漳河滩事变之后,大魏朝堂也分两种声音。当然,主和的还是大部分。毕竟鞑靼联合西番的阴谋还在实行当中,此时若与瓦剌翻脸,于大势不利。

而当昭阳公主平安归汉的消息传回京城之后,即便那些主战的声音也小了,朝廷终于统一了意见。

而瓦剌一方,虽然对于大魏杀了他们最得力的王子而恼怒,终究还是不得不考虑利害关系。

相对于大魏,其实瓦剌人最害怕的,还是鞑靼。毕竟败给魏国人并不算什么,魏国人大概也瞧不上千里戈壁,一片荒凉的漠北。

但是鞑靼不同,一旦给了鞑靼可乘之机,瓦剌就有被鞑靼彻底吞并的风险!

所以,瓦剌王重新派遣的使臣,在甘宁关与大魏的使团扯了半天皮,最后在窥知魏国方面已经完全做好进攻瓦剌,替大魏公主复仇的准备之后,也不再揪住自家王子的死亡不放。

如今,两国的谈判进程,已经差不多恢复到了漳河滩事变之前的程度。

这对贾琏来说,也算是好消息。

虽然他也渴望战功,特别是要是能够一举平定瓦剌,那等功勋,说不定都能够让他成功恢复祖上的荣耀!

但是贾琏却很清楚,时机未到。

他如今根基还太浅,即便发生这样的大战,他能主事的几率太低。这可不是当初在王子腾帐下,仗着荣国公孙子的身份,可以四处捞好处时候。

边边角角的战功,那些大佬们不好意思和晚辈争,让了也就让了。

涉及到足以封公封侯的战功,谁会让?谁有资格让?

贾家如今刚刚成为皇亲国戚不久,贾琏自己也才继承爵位。还有很多夯实基础的事情要做。

贾琏心里盘算过,眼下对他最有利的是,凭借此番保护昭阳公主的功劳,回到京中,再得些好处,并暗暗巩固自己的地位和实力。

等到过些年,边境局势改变,而他也有了更多的资本,到时候大魏再兴灭瓦剌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