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2坐在煤炭上的城市(2 / 2)

个直径一米的直洞,用荆棘掩饰了一下洞口,向下掘进了50米,才开始收取下层矿石。

早上杨潇把自己的矿洞,引入地下水掩饰痕迹,再把一米宽的通道回填。收益为60万吨铁矿石,1800吨铜,220公斤黄金。

返程肯定是要等半夜,这会没事干脆进镇上转转。换上道袍,杨潇大摇大摆的往利国镇上而去。

其实也没啥好看的,一个矿区,可没有环境保护,整个镇都是灰蒙蒙的。到处是打铁的棚子,叮叮当当的声音络绎不绝。

杨潇在一个食铺前停了下来,因为这家铺子挂的招牌上写着雉羹。犹豫了一下,杨潇决定尝尝这号称据说有4000年历史,烹饪祖师爷彭祖所创的美食。

雉羹也就是彭城名吃sha汤,是用野鸡与稷米同熬而制成,后改为母鸡和麦仁。据说是乾隆下江南路过彭城,当地进献雉羹。这位喝了以后甚美,问道:“这是啥汤啊?”结果进献者拍马屁:“圣上金口玉言,这就是sha(饣它)汤。”

吃法也有特点,海碗是放在热水盆里,取带温度的碗,磕入一枚生鸡蛋,沸汤冲入后匀速搅拌,沿着碗沿吸溜一口味鲜香辣,口味独特。

“道长,雉羹滋味如何?”

看见杨潇喝了一口后,在眯着眼睛吧唧嘴。食铺的老板娘开口问道。掌勺的老板也跟着呵呵笑。

“果然名不虚传~这是啥汤?”

杨潇也想留下个典故。

没想到老板娘耿直,不肯配合:

“祖师爷亲自所创的雉羹。”

“啥汤!”

“雉羹!”

好吧,就叫雉羹,谁敢再改名字,老子要揍人!

“此汤味道如此鲜辣,生意兴隆吧?”

杨潇也无聊,喝着汤跟老板娘闲聊。

“也就是起早摸黑,赚个三瓜俩枣。”

“这么好的手艺,能少赚了?我不信。”

“这还能骗你一个出家人?”

“我是正一派的火居道士,算不得出家人。”

“那我也不能骗你,这雉羹就得用新鲜的野鸡熬制,现在这野鸡越来越难寻,涨价了不少。”

“非得用野鸡?我觉得家养的老母鸡应该合用。”

“这如何使得!祖宗传下来就是野鸡熬制才叫雉羹,俺要是用家养的母鸡,那不是骗人吗?”

杨潇楞了楞,才想明白这如何是骗人,野鸡少见卖的贵。用家鸡就成了以次充好。

“老板娘,如果家鸡合用,你一碗少卖一文就是,便宜了这一文,说不定喝的人多了呢。”

老板娘想了想还是摇摇头:

“在彭城连三岁娃娃都知道,雉羹使用野鸡熬制。俺诚心做买卖,不能骗人。”

杨潇也笑了,真是耿直的可爱。哪像现在,明明是吃饲料的鸡,非得说是跑山鸡。

“那你家就不挂雉羹的招牌,用母鸡熬制的干脆叫啥汤~”

杨潇还想着这事呢。从身上摸出一摞铜钱放在桌子上,想想也算有缘,心思一动,系统工厂内制作了一枚“杨大头”,正面也是侧身像,反面一个禾木环绕的花边,中间一个隶书杨字。

“也算与二位有缘,这枚银圆送与二位做个纪念。如果有一天想换个地方卖啥汤,拿此银圆到郁州找杨无忌。”

462坐在煤炭上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