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六章 朕只问一遍,太子得的是什么病?(2 / 3)

太子朱瞻域诊病。

至于杀谢稚,纯粹是谢稚这人撞到了他的枪口上,倒不是说他嗜杀,而是眼下这种情况,若不杀个人,没办法震慑其他人。

太子乃国之储君,若其暴病将亡的消息传了出去,必然会引发难以估量的影响。

毕竟,朱瞻域现在还没有死。

“末将领旨。”

袁彬恭声道。

与此同时。

太子寝殿之中。

于谦跪在太子榻前,声泪俱下道:“太子殿下!”

朱瞻域睁开双眼,微微歪过头,死死地盯着于谦,干咳了一阵子之后,抬起左手,虚弱的道:“廷益……你来了……”

于谦轻轻握住朱瞻域的左手,涕泪交加道:“殿下只要好生调养,一定会痊愈的。”

朱瞻域眼神里闪烁着无尽的悔恨道:“廷益……他们把孤骗得……好惨……他们害苦了孤啊……若孤不幸薨了……你一定要……替孤……杀了他们……”

于谦虽然很想知道这个“他们”究竟是指哪些人,但还是强压好奇心,认真劝道:“殿下息怒,您福星高照,一定会吉人天相。”

朱瞻域尽可能的点了点头,却又嘱托道:“父皇已经答应孤……若孤不幸薨了……会封祁铮兄弟三人为郡王……并恩准他们出海建国……将来祁铮建国……就拜托你辅左他了……”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截止到目前,朱瞻域有三个儿子,一嫡两庶。

嫡子朱祁铮今年才九岁,是太子妃袁宁宁亲生,至于两个庶子,年长的今年已经十三岁,年幼的今年刚满六岁。

朱瞻域有些话没法跟他的父皇朱高煦与母后李瑶说,而于谦与他年纪相彷,两人年幼时就相识,关系非比寻常。

他此时说这番话的言外之意很明显,就是拜托于谦在他不幸薨了之后,保朱祁铮一世平安。

毕竟,若朱瞻域薨逝,朱祁铮大概率是不会被朱高煦册封为皇太孙的。

因为按照朱元章生前最后一次修订的《皇明祖训》规定,皇位继承必须遵从两个基本准则,依照七大序列选定继承人。

一个准则是“有嫡立嫡,无嫡立长;无嫡无长,兄终弟及”,另一个准则是“国有长君,乃社稷之福”。

七大序列排行第一的是嫡子嫡孙。

“即凡大行皇帝驾崩,朝无储君,须立嫡子嫡孙中已加冠且年龄最长者为皇太子或皇太孙;年幼未冠者,虽嫡不得立;庶母所生,虽长不得立。”

此外,继承人在继位时的年龄不得低于十二周岁且不得超过六十周岁,且继位时身体必须健康。

皇位继承规制中“已加冠”是指年龄已满十二周岁,提前举行了加冠之礼,承担皇室子弟之责任,以周文王十二岁而冠为依据。

那些本身有资格继承皇位,但却自愿放弃继承权,或因违法而被贬为庶民者,或天生有疾者,不享有皇位继承权。

虽然《皇明祖训》定下的是皇位继承规则,并非册立储君的规则,但眼下朱高煦已经六十多岁了,若太子朱瞻域不幸薨逝,新一任储君必将在不久之后继承皇位。

当年汉献王朱瞻基薨逝后,有嫡子,但年幼,为了大明汉王国的长治久安,那时朱高煦依照祖训,册立了朱瞻基的胞弟朱瞻墡为新一任汉王。

同样,为了大明王朝的稳定,朱高煦极可能会在太子朱瞻域薨逝后,从朱瞻域的三个嫡弟之中选一人作为新任储君。

所以,于谦此时特别能理解朱瞻域的顾虑与嘱托,他恭恭敬敬的跪下领命道:“臣答应了,请太子殿下放心!”

“廷益……是他们……是他们骗了孤……孤是被他们气的……别放过他们……此事……万万不能……告诉父皇……不能……告诉父皇……”

【鉴于大环境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