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四章 既然阿鲁台想死,朕就成全他!(2 / 3)

重生朱棣之子 步惊俗 2970 字 1个月前

次。

这八百重装甲骑,是他冲击明军火铳方阵的秘密武器,也是扭转战局的关键所在。

明军破城之后,以为获得了胜利,必然会放松警惕。

这个时候,正是八百甲骑离开藏身之所的时机。

而当明军退出和林城之时,便是八百甲骑围杀明军的时候。

“孩子,你记住,大战开始之后,你就悄悄从地道逃出城,带上我为你安排的亲随,马不停蹄的往西走,去五百里之外的小镇暂避。”

脱欢如交代后事般沉重的说道:“若这一战能杀了大明乾熙皇帝,那么你就可以放心的回来接收部众。”

“反之,若我被俘或战死,你就带着残余的部众一直往西逃,去河中的哈烈国,潜藏起来,瞅准时机再回来为我复仇!”

七天之后。

清晨。

黑水城行营。

大厅之中。

“此前朕已经下令,命成山侯王通领中路军从东胜出兵,安顺伯薛贵任中路军副将,阳武侯薛禄领东路军从开平出兵,新城侯张辅为东路军副将,杨洪率领陕蒲第三营为前锋军,朕亲领西路军从黑水城出兵,成侯朱能、宁阳伯陈懋任西路军左右副将。”

朱高煦端坐在主位上,威严的发号施令道:“朕亲征期间,太子会坐镇大同,总揽此次北征后勤之事,具体负责中路、东路两路大军的军需粮草,十三皇子会留守京师,由六部尚书共同辅政。”

继续阅读

“陕蒲都督府总督江阴侯吴高坐镇黑水城,负责西路军的军需。曹国公李景隆、平阳伯瞿能随朕北征,协理军务。陕蒲都督府公议出的随驾部队名单上的四个营、十八个曲,悉数随朕北上。”

“其余文武,各守其职,各路大军按期出发,不得有误。”

“遵旨。”

朱能、陈懋、杨洪、吴高、瞿能、杨荣、李景隆等人齐齐躬身领命道。

“列位在官场上沉浮多年,相互之间难民会有这样或那样的矛盾与恩怨。”

朱高煦环视众人先说了一句,接着郑重的警告道:“朕有言在先,任何人不得把私人恩怨带上战场,若有人因私废公,耽误了朕剿灭脱欢的大事,朕夷他三族!”

他停顿片刻,又缓声道:“将士们要同心同德,打赢这场仗。待灭了脱欢,朕亲自给你们庆功!”

“陛下万岁!”

众臣齐声道。

“好了,你们都下去准备准备,明日出兵。”

朱高煦朗声道。

“臣等告退。”

众臣躬身行礼道。

片刻后。

朱高煦刚起身想要离开正厅,去城外的军营看看,忽然就看见庆耀十万火急的从外面疾步而入。

“陛下,臣有重大军情禀报!”

庆耀急忙作揖行礼道。

朱高煦看了一眼身侧的康平,后者会意,立马领着其余侍从、婢女退出了大厅。

“启禀陛下,据探子送来的可靠消息,鞑靼太师阿鲁台已亲率大军赶往和林,援助脱欢。”

庆耀负责密探之事,自然早就往大漠派出了许多间谍,负责刺探消息。

那潜伏在脱欢身边的探子,探知这一关键消息后,传给了和林城的密探行商。

这位以行商身份示人的大明密探为了避免被怀疑,出城后的前三天,他每天只敢按正常速度南下,不敢大张旗鼓的快马狂奔。

三天后,当脱离绰罗斯部的管辖范围,他才以八百里加急的速度南下。

期间,他跑死了三匹好马,这才在刚刚将消息传到庆耀手中。

“好,好啊!这个消息对朕来说,对大明而言,还真是个好消息!”

朱高煦看着庆耀直言道:“朕原本安排中路、东路两路大军北上漠南、漠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