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章 东宫待嫡有期限(2 / 3)

重生朱棣之子 步惊俗 3140 字 1个月前

曲指成钩状,指了指他的后背,示意李兴帮他把狗皮膏药撕下来。

“敢问上皇,这两贴膏药还留不留?”

李兴拿着撕下来的两贴狗皮膏药恭声问道。

他知道手中狗皮膏药的珍贵程度,故而才有此一问。

“这两贴秘制膏药早就用了数次,如今既已染了臭汗,就不留了,赏给你了!”

朱棣先吩咐了一句,接着又感慨道:“还是高煦有主意,若非六年前他指点太医院做出这秘制狗皮膏药,我身上的风寒骨痛之症怕是这辈子也难以治愈。”

“奴婢谢上皇赏赐!”

李兴将两片膏药叠好收入袖袋,不动声色的恭维道:“上皇所言极是,今上仁孝无双,近十年来,每年都会亲手为太后娘娘熬制两斤阿胶糕服用。”

《神农本草经》将阿胶列为“上品”,说其“主心腹内崩,劳极洒洒如疟状,腰腹痛,四肢酸痛,女子下血,安胎。”

“好了,你带人都退下罢。”

朱棣在李兴的服侍下穿好衣服,挥了挥手说道。

“奴婢告退。”.

李兴躬身道。

片刻后。

长寿殿右殿。

朱棣、朱高煦、朱瞻域父、子、孙三人分别坐定。

“瞻域,你今年二十三岁了。”

朱棣直言道:“爷爷我当年像你这么大的时候,已经有了三子两女。”

继续阅读

朱高煦问道:“可听懂你爷爷的意思?”

他见朱瞻域沉默不语,接着道:“你现在是大明皇太子,大明臣民需要你子嗣兴旺,懂不懂?”

“大哥(朱瞻埈)已有三子,三弟(朱瞻璟)亦有两子。”

朱瞻域用可怜巴巴的眼神望着朱高煦,面露委屈道:“爹,儿子和宁宁都还年轻,再等两年如何?”

前文(第二百二十六章)有介绍,他口中的“宁宁”即朱高煦的大姐永安公主与驸马都尉袁容的女儿袁宁宁。

袁宁宁是朱瞻域的正妻,也就是如今的太子妃。

“不行!”

朱高煦以不容置疑的语气说道:“我大明亲王可以‘待嫡’到五十岁,但太子不行!”

他指的是《皇明祖训》规定:“亲王嫡长子年及十岁,朝廷授以金册、金宝,立为王世子。如或以庶夺嫡,轻则降为庶人,重则流窜远方。如王年三十,正妃未有嫡子,其庶子止为郡王;待王与王妃年五十无嫡,始立庶长子为王世子。”

“我大明皇帝与太子不采用藩王待嫡之制,并非不用恪守嫡庶规矩,而是要遵守更为苛刻的待嫡制。”

见朱瞻域一脸懵逼,朱高煦耐心的解释道:“我大明藩王可在大婚前生育庶子女,而我大明皇帝、太子却不被允许有此行为。”

“爷爷,这是真的么?”

朱瞻域求助似的望向朱棣问道。

朱棣无奈道:“至少在明面上,我大明皇帝或太子须在大婚册立皇后或太子妃之后,才能宠幸嫔妃或姬妾。”

“而且,在皇后或太子妃没有诞下子嗣之前,皇帝嫔妃或太子姬妾没资格生庶子女,除非皇后或太子妃在婚后几年没有诞下子嗣。”

历史上明宣宗为太孙时的太孙妃胡善祥、明英宗皇后钱锦鸾,皆是婚后四年无子诞下。

由于胡氏四年无子,和其一起嫁给明宣宗的太孙嫔孙氏,才被放开生育权,于永乐二十二年为明宣宗生下第三女常德公主,并于宣德二年生下庶长子朱祁镇。

因钱皇后四年无子,明英宗其他妃子的生育权才被放开,于是周氏在正统十一年生下重庆公主,次年又生下庶长子朱见深;万氏则在正统十三年生下二皇子朱见潾,次年生下三皇子朱见湜。

“瞻域,你从小就聪慧过人,应当明白这个规矩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