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因财计税,两税为法(1 / 2)

,汉末之并州匪政

比曹掌管府库,税收。但既杂且乱,权责不明,彼此交集。

张瑞作为一个后世人,完全无法接受这种情况。

财政的重要性有多高?

可以说直接便决定了一个势力的生死存亡。

军队可以战败、教育可以落后、甚至官员可以叛乱,只要财政仍然健康富裕,那么便可以从容收拾山河。

这方面不得不佩服大清,一败再败,威严扫地,但就是能收到银子,所以能够一直苟延残喘。若不是因为军事改革,导致袁世凯大权在握,谁也不知道大清能一直苟到何时。

与之相反,大明就是因为收不上税,财政崩溃,军队发不出粮饷,导致军无战心,战力低下。

或许一些清流会觉得张瑞俗气,只知道钱敛财,不尊重世族,不敬重名士,凭什么争夺天下?

但张瑞十分清楚自己究竟需要什么。

有一个先进、完善的税收体系,才有稳定的政权。

清流们虽然总是高呼是不为五斗米折腰。但这天下最不缺的就是想当官的人。

只要财政充裕,稳固壮大,必然会有识文断字之人投效。

智力稍微在线的人都不会相信,在大片郡国范围内,所有世族成员,数千士子能团结一心,绝不出仕。人心若是那么容易掌控,世族若是这么团结,就不会出现后面的五胡乱华了。

那些蛮夷所建的国家当中,难道还希望掌权者给世族有任何优待?同样有无数识文断字之人在效力。

说世族联合叛乱都比世族成员无一出仕更具可信度。

所以张瑞坚定决心,治下除了三万户军籍可得优待,剩下的数百万百姓,无论何人、无论什么身份、无论从事哪行哪业,都必须纳税。

比曹的改革便是向这个方向改进。

审配为张瑞介绍道:“比曹更名民部,拆分为税政司、府库司、度支司、审计司与政法司。”

张瑞满意的点头,难怪审配梳理了接近一年,仅听其念出的税政、府库、度支、审计、政法五司名字,便大抵可知比曹如今权责该如何详细。

便满怀期待的说道:“请详述具体职能。”

“首先税为王道、霸业之本。税以足食,赋以足兵。而税政司便专司征收税赋,其下有各曹,分类为田税曹、关税曹、商税曹、算缗曹、山泽曹。”

前面的几个曹司,张瑞还能听懂,但越往后,越是一头雾水。

算缗曹、山泽曹听名字,完全猜不出来究竟是做什么的。

审配乃解释道:“田税曹,顾名思义,乃是征收农田之税,乃是鹰扬将军府此前税收主要支柱。”

“关税曹,诸道津要都会之所,皆置吏,阅商人财货,计钱每千钱税二十文。”

“商税曹,即按商品交易额征收之税,名为市估。凡货卖奴婢、马、牛、田宅有文券者,率钱一万输估四百入官,卖者三百,买者一百。无文券者,随物所堪,亦百分收四,名为散估。输估兼有契税之质,足以开后世契税之先例。”

“算缗曹,此曹针对治内豪商、大族,官府岁初查验豪族、富商去年资产,岁入十万以上者,每万钱须缴纳一千二百钱为税。岁入二十万以上者,二十万以上,每万千两千四百钱。岁入三十万以上者,三十万之上,每万钱叁千六百钱,岁入四十万钱以上者,四十万之上,每万钱四千八百钱。至此不再加收。”

“山泽曹,即矿税、盐税、铁税、酒税等,专为暴利行当所设重税。”

张瑞听完仔细思虑。审配所定税务基本都是按照张瑞的意志来确立的。依贫富分等征税,已有大唐“两税法”的影子。

两税法的作用有多大?

只要看过两税法的评价,所有人都能印象深刻,终生不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