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上党纷争(1 / 2)

河东郡境内,虽然大雨倾盆,冷风呼啸。

但依旧熄灭不了各方势力心中的燥热。

自月中张瑞宣示政令以后,整个河东四面八方忙的不可开交。

豪杰义士频频勾连,共举大事。

白波贼逐渐变成了过街老鼠,人人喊打。

小股的白波贼纷纷主动向各地县府投降。

实在是不得不如此。向县府投降至少能保住一条性命。若是被豪杰义士们抓住,那些报仇雪恨的百姓能让被俘虏的贼寇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河东所属,无县不征,无处不战!

俊杰、豪强纷纷领兵走出坞堡,主动袭击散落在外的白波贼寇。

沦陷的县城纷纷爰举义旗,重夺县城,投效郡府。

自月中至月末,已有四县豪强、军兵暴起发难,夺回了县城。

河东二十县,张瑞已掌握了十七县。只剩下了安邑、闻喜与大阳三县。

但坏处也不是没有,一向散乱如沙的白波贼寇纷纷汇集于郭太麾下。

在闻喜县境内的白波贼多达六万余人。

六万白波贼为害之重令人发指。整个闻喜县几乎成为鬼蜮,方圆数百里,除了双方大军,再也见不到一个活人。

百姓纷纷逃离故土,良田成片被荒芜。

万幸白波军是一群乌合之众,行动臃肿不便。少数骑兵又被太原大军牵制,不能追杀百姓。

所以才有一千户难民成功逃离。

死难者难以计数,郡户曹估计要超过三千户。

仅一场战役,死难百姓便超过全县之泰半。

汉末兵祸连年对百姓伤害之深可略见一二。

更加不幸的是,南匈奴单于於夫罗不敢再继续劫掠河东百姓,选择了与白波贼合流。数千汉末战力超群的匈奴突骑加入了叛军队伍。

负责对峙的段文压力极大,屡次三番的请求增兵。若非天降暴雨,段文所部三千人要抵御这六万大军与数千铁骑,早已坚持不住了。

张瑞则是亲自批复,遣使严词厉语,发布军令,让段文务必坚守阵线,决不允许溃退,否则军法铁律,严惩不赦!

同时绞尽脑汁的为他增加援军。从各个战线抽调了一千人到闻喜增援。

事实上张瑞的压力一点也不比白波军统帅郭太稍弱。

在战线的最北端,高顺、王凌围困杨奉、胡才于介休、蒲子两县之间。双方对峙,无日不战。

在平阳,张瑞亲自统军猛攻白波谷。这里是白波军起兵之处,亦是汾水要道,里面囤积了白波军起兵以来劫掠的大部分粮草物资。

攻占此地,既能打击白波军士气。亦可连通南北,使段文所部再无后顾之忧。

在闻喜,双发主力打得昏天暗地,血肉山河。

在战线的最南端,贾诩、赵云正率军困大阳,沟堑水渠绕城三匝。

双发此刻就是在比拼意志与决心。

直到哪一条战线分出胜负,随后便利用优势滚雪球,从而形成席卷之势,扫荡全郡。

目前看来张瑞赢得机会极大。

而白波军想赢也不是没有可能,只是机会渺茫。

屋外阴雨连绵,屋内一群人却在地图前讨论得热火朝天。

张瑞旁听了一会儿被吵得头痛,便站在窗前呼吸新鲜空气。这阴雨天,总是让人心胸压抑,感觉喘不上气来。也不知道他们哪来那么多精力,每天都能吵一整天。

休息了一会儿,审配走到张瑞面前,说道:“主公,刚才得到消息。张燕与杨凤在上党境内大战一场,杨凤惨败,仅以身免,逃窜至壶关向我军求援。”

壶关已经在上党郡腹地深处,也就是说这一战杨凤损失了近半的城池!

张瑞笑着骂道:“同为黑山贼,此子堪称无能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