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贼曹擒获(1 / 2)

,汉末之并州匪政

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随着鹰扬将军一声令下,大河以北班声动而北风起。

南起河东,北至雁门,密密麻麻的大军开始云集,旌旗招展如云,一队队的将士整装列队,开始朝晋阳汇聚。

铁骑奔腾于路,徒卒引吭高歌,并州大地处处是慷慨豪情。

鹰扬将军府内,张瑞坐在桌案旁,聚精会神的翻看着一页页大军汇集报告。

谢玄走到近前,在张瑞耳边小声说了几句。

张瑞一愣,脸上露出哭笑不得的表情,问道:“不是开玩笑?”

这荒诞的一幕的确像是天方夜谭。

但谢玄点了点头,说道:“某已确认过了,的确如此。”

张瑞笑着将文册合上,对侍候在一旁的兵曹有司官吏说道:“府兵征集进境神速,宜再接再厉,早竟全功。”

兵曹官吏被夸奖,干劲十足,洋溢着自信与笑容告辞离去。

待兵曹官吏走远,在一旁参赞军机的贾诩好奇的问道:“主公,发生何事了?”

张瑞的出现,改变了汉末许多人的命运。

令张瑞感受最深的两人分别是高顺与贾诩。

高顺的反差最大,最明显。历史上的高顺威严、有清白,不被吕布所重用,有几分悲情名将的感觉。

但如今高居扬武中郎将之位的高顺,完全没有一丝一毫悲情的影子,整个人阳刚自信,意气风发。治军严明,攻克战取,战无不胜。

贾诩不似高顺改变这么鲜明,其最明显的改变为不似历史上那样谨小慎微。毕竟没有历经侍奉董卓、李傕、段煨、张绣、曹操等多位主公的经历,也没有霍乱天下。

此时的贾诩比较从容淡定,从不曾闭门谢客,相反与鹰扬将军府的功曹掾荀兴私交甚好。

因为二人都比较惜命的缘故,颇为投缘。相交愈久,二人便愈发引以为知己。

张瑞明显感觉到贾诩说话越来越圆润。有时候明明是建议,结果经贾诩一通分析,就变成了鹰扬将军明镜万里,英明神武,一切都在鹰扬将军掌握之中。

听起来就很有道理的样子!

于是张瑞深感认同,没错这么英明神武,是自己无疑了!

随后贾诩口中,自己那“微不足道”的建议就被采纳了。

因为这种“君臣相得”,贾诩要比历史上谨小慎微的模样多了几分从容,可以轻松的与张瑞交流。

发生何事?

张瑞无奈的笑了,说道:“与我等盟誓讨董的诸侯,黑山校尉,杨凤被抓了!”

贾诩略吃一惊,义军汇聚,起兵在即,却先折了一路诸侯。

出师不利,对讨董义举影响极为深远。

各种作战部署都要重新调整,进军方案亦要重新规划。

“杨凤麾下部众数以万计,即便战事不顺亦可逃往河东、太原,怎么丝毫风声都未听到就被生擒了?是何人所为?莫非张燕?”贾诩皱着眉头思虑,立即摇头,说道:“不可能为张燕,二人争斗已久,彼此互相熟谙。即便杨凤不敌亦断然不可能瞬间被擒。”

张瑞无奈的说道:“不错,不是张燕。正如文和先生所料,杨凤这厮的确在太原。被太原贼曹依律收押,送到鹰扬将军府了。”

即便贾诩这种一向从容淡定的天下智者,闻言后也不禁失神片刻。即便算破天机也算不出来,他杨凤作为盘踞上党的一方诸侯,怎么会被太原贼曹给抓了!

你都做到盘踞一方了,还摆脱不了山贼被贼曹收押的命运?

虽然事情听起来很离奇,但如果知道前因后果的话,一切又显得很理所当然。

张瑞便为贾诩解释道:“杨凤在官市跟一名胡商起了纠纷,因为一名异域舞姬而大大出手。双方见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