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四章 各抒己见议援楚,不韦妙策开新路(2 / 4)

如今占据绝对优势,理应更为稳重行事,若是遣大军入楚,有太多不可控之因素,且楚地纵横水网,也不利于我军重骑之战,故微臣以为,可行‘围魏救赵’之策也。不过……”

吕不韦顿了顿,随即吞了吞口水,又继续说道:“不过,依田将军与李将军所言,攻打函谷不易,且有后路断绝之危险,那不若就在攻下周邑后,先行确保粮道的安全,将韩国、魏国给直接灭了。”

话音落,吕不韦率先缩了缩脖子。他当然知道自己的想法有多么的天马行空,本来好端端的三国之战变吕不韦三言两语变成了五国之战,一下子明朗的“抉择”问题,也瞬间变得错综复杂了起来。

然而,就在吕不韦胆战心惊的等待着众人的嘲讽之时,现场却静得有些可怕!

众人纷纷皱着眉头思考着:是呀,救援楚国不就是怕秦国吞楚之后实力赶上自己吗,既然派军入楚有风险,攻击河西或函谷又难于执行,那不如就换个思路,你打你的,我打我的。

你吞楚增加实力可以,那我也一统三晋之地,韩、魏地盘虽然不如楚国大,但地处中原,物产却是丰富得多,韩国的铁器,魏国的表里河山都能切切实实地增强赵国的国力,而且拿下就能用,绝不是一个蛮荒的楚国能比拟的。

最为关键的是,河西、函谷不好打,打毫无防备的魏国、韩国,那还不是手拿把掐。

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两点:一是在发动对魏、韩两国的战斗前能否安抚住楚国、瞒过秦国;二是在发动进攻后,能够快速地拿下两国。

那么能瞒住吗?能在秦、楚发现前快速拿下两国吗?

能!

共计周邑的举动绝对是最好的掩护,无论秦、楚,都会认为赵国是要攻打函谷关而令秦军退兵。

这样一来,自己占领周邑后转而兵进韩、魏国,是有绝对的迷惑性的。

更何况如今楚国、秦国的主力都集中在安陆城,等楚王和秦国反应过来,派人前去前线下令停战需要时间,两军商议合击之事需要时间,转而向北进入魏境更需要时间……

如此长的时间,足够自己拿下了韩、魏两国了。

即便退一万步讲,自己拿下周邑后想要共计韩、魏两国的计划很快暴露了,那又如何呢?

秦军势必与楚军议和,如此秦国吞并楚国的企图便不攻自破了,这也算是达到了预定的目标。而这样一来,自己大可以把秦军退兵的功劳往自己身上一揽,楚国还得好好感谢自己呢!

即便是在最不利的条件下,楚国就是要跟着秦国来打,甚至是韩、魏两国也硬着头皮,拿着为数不多的几万大军来战,赵国也只需退回河内便是,若是四国胆敢犯境,在熟悉的河内战场,赵军以逸待劳,以守为攻,只需维持河内的对峙,便是极利于赵国的。

更何况,赵国还有铁浮屠,及其适合河内的平原战场,赵括当然也不介意给秦国的冒牌货们上一课。

所以,吕不韦天马行空的想法,却给了众人完全不一样的思路,而这条思路显然是更好过前面两难的选择的。

果然,赵王的眼光就是毒辣!

想清楚的几人相视一笑,平原君随即起身,对着赵括说道:“吕次辅所言,更有利我大赵也,望我王纳之。”

说着,身后几人也随即拜道:“臣,附议。”

刚刚来颇为忐忑的吕不韦看着周围的附议之声,脸色的笑容再也藏不住了,颇为骄傲地挺起了胸膛。

看着在场众人的反应,赵括表示很满意,这样的战法,显然也是赵括所喜欢的——可以将战场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进可攻,退可守也!

只不过,赵括的心显然比在座的各位还要更大一些。

“诸位爱卿请起!”赵括虚扶一把,却不论吕不韦所言之正确与否,反而开始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