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七章 兵出何方众将议(2 / 4)

暗自联络诸部,于凌晨时分悄然遁走。其后,联军大乱,秦、魏、韩三国相继撤军,只留楚军并部分打散的齐军与韩军。田将军果断尽起大军,先破西营,再直捣本寨,随后追亡逐北,几乎全歼魏军。

仅由秦国一万许,齐国两万多以及韩、魏两国数千人得以脱逃。

唯一美中不足者便是让那魏无忌那厮给逃了!”赵启眉飞色舞地、细细讲述着轵城之战的始末,只是在最后有一些些的不爽,显然,赵启对于追杀魏无忌为廉颇老将军报仇有着很深的执念。

而这份执念,似乎正在影响这在场的诸人。

“这可不好!”赵括在心中默默叹息道。

然而赵括并未表现出来,反而对着田单就是一通的夸奖:“田将军不愧为世之名将也,不仅以少胜多,更以微小之代价,获全胜也,此非常人、常将可比也!”

能得赵括如此夸奖,确实难得,但田单也确确实实配得上这样的称赞。无论是第一次抑或是第二次的夜袭,都需要极为敏锐的观察力与判断力,更需要极大的勇气与自信。

换了旁人,早就被那二十多万大军给吓回了城中,根本看不到战机;即便是看到了战机,也不敢在敌众我寡的时候,豪掷数万大军进行一场又一场的豪赌。

当然更关键的是田单的战场指挥能力,在兵力并不占优势的情况下,屡屡夜袭得手,出奇制胜。

田单见着赵王的夸奖也是连称不敢当。

两相客套了几句之后,赵括再度将众人代入下一个话题中:下一步怎么办?

一说这個事儿,赵启当仁不让地就占了出来,双手一拱便对赵括建议道:“禀我王,连日来我军已经收集足够船只,探马也将泌水西岸的情况摸排清楚,随时可以发兵泌水西岸,活捉魏无忌!”

赵括闻言,却不知可否,对着田单说道:“田将军怎么看?”

很明显,赵括当然清楚:田单应该是不同意赵启的想法的,不然以现在轵城的兵力,在船只准备妥当后,是完全足够强渡泌水的,但大军却没有这么做,原因只能有一个,田单不许。

但为廉颇将军报仇的理由却令田单无法正面拒绝,所以收集船只等准备工作只得让赵启他去做,田单只死死卡住出兵这一条。

至于理由嘛,估计就是用自己做文章——比如要等河东大军归来,方可出兵;万一河东战事出线反复,大军需要立即投入河东战事,不可轻出泌水以西。

而“不渡泌水”正是赵括所想要的建议,所以赵括必须让田单把话说出来。

“禀我王:末将以为,宜暂歇兵事!”田单略略犹豫之后还是将自己的建议说了出来。

“田将军!这?”不待田单说完,一旁的赵启就急急忙忙地插话道。

赵括哪里会容赵启打乱节奏,当即呵斥道:“且听田将军说完!”

“诺!”赵启看着赵括的怒容,也不敢再多言语。

听话听音儿,赵王打断了赵启的插话,甚至不惜呵斥自己的爱将,只能说明一点——赵王是支持自己的建议的。

得到这个讯息的田单,随即定了定神,对赵王括说道:“禀我王,此番河东、河内与五国大战,耗时数月之久,上党、河东、河内三郡多年之积蓄皆消耗得差不多矣,又兼秋日大战,三郡之内秋收大减,此为粮缺;

我军自邯郸而来,我王之军更是转战河东再入河内,可谓转战千里者也,而我河内之军亦在轵城鏖战许久,虽有大胜,然却也是强弩之末,急需修整!此谓之兵乏;

其三,尚有不足一月便入冬季,若是此时继续攻伐,则恐陷与冬日之战中,此所谓时不利。

以此“粮缺、兵乏、时不利”之三者,故微臣以为,此时我军不宜再兴战事。”

田单的话音刚落,赵启立马就不乐意了,瞅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