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二章 平原谏,为王论(2 / 2)

料想会有人起事反对新政,故而令廉颇将军回转以坐镇邯郸,而羽林卫之扩充亦是为之准备,可寡人却未曾想到反叛之人居然会是赵卿与宦者令二人。”

“此正是老臣所欲劝谏之事也。为王者,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此乃王之言与臣子也,非王之自省者也。王者之心,当有大河之宽广、猛虎之壮阔,却又有体察毫厘变化之细致。王者也,当有信任一切之魄力,却更要有防范一切之决心与手段!”平原君逐渐进入佳境。

“可用之人,必有可疑之处!若无,必是隐藏颇深之患也!就连老臣亦是如此!我王应有疑我之心,却不该有疑我之语!”

“有疑,可查之,查之不怠,可弃用之。然疑心之语,万万不可出自王之口也!此言既出,即便是试探之语,则人必以获取王之信任为己任,更无心任事。久而久之,其人必曰王之无能矣!则王之威丧矣。威丧则敬少,敬少则权不固,权不固则国之乱矣。”平原君一口气将心中之言全数倒了出来。

赵括也总算是明白平原君这么严肃的劝谏,其所担心的究竟是什么了。

一则是担心自己因为赵禹等人的反叛,从此变得疑神疑鬼,不再信任身边任何人;

二则是担心自己将这样的不信任摆到了明面处,从而使得朝堂之上人心惶惶,人人都急于表达忠心,却在没有人真心去办事。而王者用这样的方法长时间地统治,必然导致信任的最终崩塌,国将不国。

至于解决方案,平原君也给出了,那就是耐住寂寞,守住孤独,不信任就去查,查了还不放心那就干脆不用。

一句话,王就是王,心有猛虎,细嗅蔷薇!

赵括也明白过来,自己看似无意的试探,实际上在心底已经是对众臣有所不信任了,而这种不信任一旦爆发,其后果恐怕远比自己eo来得严重。

幸好,平原君在这不经意的提问间便察觉了其中的大不妥,这才冒险进谏。

反应过来的赵括对着平原君便是深深的一礼,言说道:“寡人谨受教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