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二章 效秦法,定社稷(2 / 3)

’等爵位固然令人望而却步。”

“然其中高层之爵位,乃至于第三等的爵位大庶长皆是有迹可循者也!而底层爵位更是各黔首皆欲,且稍稍用力便可得之位也!是以下至底层之黔首中至良家子弟上至膏腴子弟者,无不争先者也”

“反观吾大赵之爵位哉!庶民得之无道,而名士得之何其易也!田单、乐毅等人,于我大赵无尺寸之功也,却甫一入国则受封君之礼!廉颇廉老将军,为我大赵奋战一生,却仍未能封君,以至于寡人即位后方才以破蓟城之功为之封君!”

“何其不平也!”赵括深深地叹了口气。

而平原君在对面的脸色也不太好看,毕竟三人之中只有他是封君了的,而自己能拿得出手的业绩,也就跟着赵括打败了燕国而已,但这封君却又不是因为此事而封的。

细细想来,确实,赵国的封君远不如秦国之爵位来的可贵,毕竟后者哪怕仅仅是个‘不更’,那也是在战场上一刀一剑拼杀出来的。

赵括没有在意平原君的难受,继续说道:“此等状况,寡人必要将其扭转过来!有功者赏,无功者不赏,这是百姓、士卒们最朴素的期待,吾等不可辜负之也!也只有确立了如此的规则,我大赵之兵才能如秦军士卒一般闻战则喜。”

三人点着头,期待着赵括接下来的布置。

“寡人之意:废赵原来之爵位,置‘公、侯、伯、子、男’五等之爵位,详尽列出封爵之要求,重新审视现有朝野人员之功绩,逐一厘定,对号入座,有功者重新颁爵,无功者取消爵位。同时爵位之授也,不再绑缚实际之田产封地,而以每月之食禄代替,旱涝保收!”

几人闻言,皆是有些沉默。吕不韦倒是蛮赞成的,毕竟自己代表的就是无爵团体。

而平原君和赵禹却是眉头深皱。平原君自不必说,本身就是封君,若是此策一下,恐怕自己先得去了封号才是。

而赵禹也是为难,其实换个称呼倒也没什么!是君还是公,问题不大!但若要重新拟定爵位,必然有许多之人要贬爵乃至丢爵,这可是很得罪人的一件事儿啊!而且实田变成了食禄,说是旱涝保收,但没哪个会不喜欢田地,而喜欢食禄的!

还是平原君最先反应了过来,或许虞信复辟之事,不仅仅是为了那些土地,此次定爵也在赵括的计算之中。但有不从者,赵括翻一翻旧账,那可就不是贬爵能够了事了的。

既然反对没有意义,那不如及时站出来响应,平原君于是站了出来回应道:“我王圣明!此举不仅是为我赵百姓找一条出路,同时也大大减少每年的财政支出,一举两得也!愿为我王分忧也!”

在平原君的表态下,赵禹虽仍有疑虑,却也只能表态表示同意,最后的吕不韦自然更是一口应诺。

“好!”赵括长舒了一口气,对着三人说道:“此事关系重大,便由平原君牵头,尔等从旁协助,寡人之想法已尽书于书卷之中,尔等且读后讨论一番,尽快拿出个章程报于寡人!”

说着又变魔术似的从身后案几上掏出三份帛书递给三人,并接续说道:“今日所商诸事,寡人也一并记于其上,可以说此帛书乃我大赵近十年之全部机密者也!诸卿务必保管好此帛书,虽父母至亲亦不可想告也!”

“诺!”三人异口同声地应诺道。

组内阁、定六部、分郡县、置爵位,四事皆毕矣!虽仍是千头万绪,但总归是开了头了!

士、农、工、商、兵,五职之上升通道皆已打开,接下来便看其如何百花齐放、争奇斗艳了!

这是最坏的年代,弱肉强食是最大的规则;

这是最好的时代,只要你有一技之能,便会许你一席之地!

望着殿外已经有些西斜的太阳,不知不觉中四人竟然已经讨论了有四五个时辰了。

赵括随即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