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1章 好转(1 / 2)

终宋 怪诞的表哥 2210 字 1个月前

在这个四月初,整个战局看起来对大元还是一切向好。

刘秉忠回到了燕京,向忽必烈禀报了河北的情况,无非是李瑕已退兵、移相哥包围了保州城。

当然,这些在忽必烈意料之中,他更关心的是一些细节。

比如在听了利用郝经试探李瑕是否真的退兵之事后,他便问道:

刘秉忠沉吟着摇了摇头,道:

忽必烈拿出了一份奏书,径直丢给了刘秉忠。

在这一刻这个帝王眼中闪过一丝阴沉可怕的神情。

刘秉忠接过那奏书看了看,脸色也有些为难。

忽必烈道:

刘秉忠道:

刘秉忠道:

他抬头看了忽必烈一眼,目光显得很是真诚,又道:

这两次忽必烈都是知道的。

第一次是他们故意给机会让城中叛徒把宋廷的情报送给李瑕,没想到捉到的人是忽刺忽儿。

这位黄金家族的宗王没吃过什么大苦,一听说要用刑便一五一十招了。

——

此时忽必烈想到此事,道:

刘秉忠不由问道:

刘秉忠迎着忽必烈的目光,坦然道:

刘秉忠道:

忽必烈仔细端详了刘秉忠一眼,想到刘秉忠确实值得信任。

正是凭他的计谋,揪出了燕京的叛徒、动摇了李瑕的军心、逼得李瑕退兵。

战局的扭转,正是从重新信任刘秉忠开始。

于是,安静了片刻之后,殿中响起了忽必烈爽朗的笑声。

这段时间,局面对于忽必烈而言确实是一片向好。

他终于有心思把目光从战事上挪回来,关注到一些已经疏忽了一阵子的国事。

这日刘秉忠才退了下去,察必便过来求见。

忽必烈听了便冷哼一声。

这门婚事一开始他是很认可的,爱不花是汪古部的首领,他嫁一个女儿过去联姻是传统。

只是从河套一战再到贺兰山一战,爱不花的表现并不能让忽必烈满意,再加上汪古部损失惨重,已没有当初的实力。

因此从贺兰山回来之后,这件事便耽搁了下来。爱不花很着急,已好几次派人来请求。忽必烈虽有不满却并未拒绝,以免爱不花失望之下转投了李瑕,只要求爱不花在汪古部征召牧民,保证了河套的安稳。

{();} (ex){}  忽必烈摆了摆手,道:

察必道:

忽必烈拍了拍察必的手,道:

这边夫妻俩才谈论一个女儿的婚事,等忽必烈再召人议事,却听到一句禀报。

~~

一队风尘仆仆的马车驶进燕京。

王谌掀开车帘,抬起头望向远处的大宁宫,眼神中的忧色愈发浓重。

他时年三十二岁,是当今高丽国王之世子。

这是他第二次到大元来朝见,在他看来大元依旧强大。只是这强大之下,他也能隐隐感觉到哪里不对。

王谌还记得,他初次来朝见正是忽必烈击败阿里不哥、召各国使臣前来朝拜之时.......不过,当时连续七日的庆贺大典才举行到一半,却有一个消息流传了出来,说是在西域又有许多部落联合推举了新的大汗。

具体的消息被压了下来,王谌没能打听详细,只知道开平城死了很多人,仅仅因为嘀咕了几句就倒在了怯薛军的刀下。

那一年,忽必烈的脸上虽然没有显出愤怒的表情,但用杀戮表明了愤怒。

各国使节由此知道,有人在挑战这个新的蒙古大汗的权威。

至于王谌这次出使,就更觉得奇怪了。

他上次结交的史天泽、王文统等人,还有高丽的假质子王綧,都不在了。

据说大元正在与南